回望百年尽风流—为湖湘文化正名!!


    

    
   

 


  最近有一位我不记得名字的人世出了一本书,书名好象是《湖南人》,里面有一些对于近代湖南人的历史评价和现实思考,这本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主线写满了湖南人的名字,从某种程度上更是主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且对当代湖南人的没落提出了深刻的反思,这本书我是没有机会好好看完的,但是他所叙述的事实将湖南人的历史定位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本人是赞成的,即中国近代史是流血的历史,也是湖南人流血的历史。


  网络以及各种媒体之中充斥了对这种论调的批判,最近在天涯看到了所谓湖湘文*化就是地主文*化,认为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出生都是大地主,还有一些不知是何用意的人污蔑湖湘文*化是所谓的窝里斗文化,认为湖南人的禀性就是内斗,这种一叶障目或者断章取义的论断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湖南人的确是爱吃辣椒的,但是湖南人并不把这种单纯的味觉爱好当作一种个性的优越,倒是外省人总是一碰见湖南人就会做出很惊奇的样子,逮住湖南人就问”你是不是很能吃辣椒?“,湖南人面对这样的问题,几乎很尴尬,就好象明知道我爱吃,还要故意问一下把这当作寒暄的嚼头,那是很没有意思的,本来湖南人性格比较火暴和直率,但是外省人又总结出湖南人火暴的性格是来源于吃辣椒似的,这颇有点象吃了驴鞭就会提高性能力的荒唐论断,第一个说湖南人是因为吃辣椒而火暴直率的人绝对不是湖南人,但是现在有人竟将这一说法看成了湖南人是在自吹自擂,湖南人爱吃辣椒不假,性格直率不假,但是这乃一地民风,与吃辣椒毫无关系,你要是让一个湖北人吃三百斤辣椒他也未必直率得起来,因为湖北人就是阴险和小气的代名词,这不是由是否吃辣椒来决定的。


  中国人的地域妖魔化倾向很浓重,前些日子对于河南人的集体质问几乎引起了全国的公众大讨论,后来是关于对北京人的自大和上海人的精明和自私的,对于河南人,北京人还有上海人我都不是很了解的,但是我确切的知道湖北人是很难对付的,有十分的阴险,所以地域确有其文*化或者风气的主流,湖南人是什么样的?直率,火暴,血性,热情,还有大局观,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就是湖南人的流血史,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在西域的不朽战功,魏源的《海国图志》,还有谭嗣同的第一滴血,毛泽东的旷世伟业,都算是湖南人伟大事业的一种典型,湖南人无疑是为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无论如何,都难以抹杀。


  但是如果你想抹杀一样东西,你就至少可以找出一千种理由出来,比如就有人说湖南人只适合窝里斗,事实上在全国各地的湖南人的相当团结的,就算是湖南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上走了下坡路,也不会影响到湖南人的灵性和天赋,目前活跃在广东的湖南人已经成长成为当地经济界的精英人世,有人说四川人来广东是打工的,而湖南人来广东,都是想来做老板的,虽然不一定每一个梦想都会实现,但是至少证明了湖南人有天生做老板的理想和抱负。


  湖湘文化的核心气质是什么?从楚国的屈原投江自尽就已经清理出了一条主线,那就是心怀天下,奉献国家,楚文化如果能以另外一种形态和历史机遇出现,比如说战国的楚国不至于被秦所灭,或者屈原的救国梦想得以实现,那么楚文*化也将如孔孟文*化一样影响中国的数千年,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无情,楚国的屈原长埋于汨罗江底,楚文*化也日益势微。直到后来范仲淹写了名满天下的《岳阳楼记》我们才又从洞庭那浩荡的流水里重温了湖湘人的抱负。


  岳麓书院算是湖湘文化的盛殿,早年朱熹在此讲学,就已奠定了湖湘文化的历史性影响,风声雨声家事国事,这就是一种气质,而近代湖南人的牺牲流血已经深深证明,湖南人是好样的,湖湘文*化的主流和核心是值得钦佩的。


  我是湖南人,和很多人一样,生活在三湘大地,我也为湖南人的伟大性格感到自豪,但是湖南人的确有一些没落了,湖南的经济,湖南在政界的人物和影响力都在下降,但是大家只要看到今天的朱总理的风采,我相信,我们就要对新世纪的湖南人报以信心。湖湘文*化也许值得自省。也要以开放的姿态容纳新的思维,正视自己的没落,湖南人也应该从历史的辉煌背影里走出来,去创造更多更新的奇迹,但是湖南人的不容诋毁的,湖湘文化也是不容亵渎的,只要你去湖南,我相信,你就会爱上那里的血性,火暴,幽默,直率,会爱上长沙街头满街的美女和张家界那直入云霄的山峰。


  湖湘文*化是先进文*化,这就是今天的结论。

〔出处〕 http://www.sina.com.cn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