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著述及版本述录


寻 霖

    

    
   

周敦颐(10171073),原名惇实,字茂叔,营道(今道县)人。中国理学创始人及湖湘学派奠基者。其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太极图说》一篇及《通书》四十篇中。周敦颐著述并不丰富,《太极图说》不足300 字,《通书》不足3000 字,诗文亦仅3000 余字。然仅此6000 余字,却真实地改变了中国儒学的发展方向,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宋代以前,湖南学术寂寂无闻。周氏之后,湖湘学派从此作为中国重要学术流派而影响中国社会进程。周敦颐著述,据时人潘兴嗣《濂溪先生墓志铭》云:敦颐“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诗十卷,今藏于家。”[1]136 又有《论语说》,清朱彝尊《经义考》著录:“刘黻《濛川集》载濂溪《论语序》,疑当日确有是书”。自南宋以来,周敦颐著述即不断刊刻行世。


 


 太极图说》《通书》单行本系列


《通书》四十篇一卷,朱熹《周子通书后记》云:“(夫子)自少即以学行有闻于世,而莫或知其师传之所自。独以河南两程夫子尝受学焉,而得孔孟不传之正统。”[1]71《宋史•艺文志》录入子部,光绪《湖南通志•艺文志》改题《易解》,升置经部,为全省著作弁冕,而将《太极图说》及后儒诠释是书者,仍入子部。


《太极图说》一卷,周氏绘《太极图》并撰说,仅200 余字,不足以单行。朱熹、张栻等诸儒为之解说,成一卷。张栻《太极图解》序云:“二程先生道学之传,发于濂溪周子,而太极图乃濂溪自得之妙,盖以手授二程先生者。或曰濂溪传太极图于穆修,修之学出于陈抟,其然乎此非诸子所得而知也。其言约,其意微,自孟氏以来未之有也。《通书》之说,大抵皆发明此意。”[1]9


周敦颐生前,其著述并未结集及刊行,仅将所著《爱莲说》《拙赋》刻石,“既以自警,且以告后之君子,俾无蹈先生之所耻者以病其民云”(见朱熹《书濂溪先生爱莲说后》《书濂溪先生拙赋后》)。入南宋后,胡安国、胡宏、朱熹、张栻等人开始对其著述进行整理并刊行于世,其中又以朱熹用力最巨。最早刊行者为《太极图说》《通书》的单行本。朱熹之前,《通书》即已有众多刊本,而《太极图》因篇幅太短,或附或不附于《通书》。朱熹《太极图通书后序》云:“右周子之书一编,今舂陵、零陵、九江皆有本,而互有同异,长沙本最后出,乃熹所编定,视他本最详密矣,然犹有所未尽也。”[1]73 可见在朱熹“长沙本”之前,即有所谓“舂陵本”“零陵本”“九江本”等。而“九江本”“长沙本”又各有多版,如绍兴十四年(1144),祁宽于九江刻《通书》,跋称:“濂溪先生姓周,名惇颐……《通书》即其所著也。始出于程门侯师圣,传之荆门高元举、朱子发。宽初得之于高,后得之于朱。又后得和靖尹先生所藏,亦云得之程氏,今之传者是也。逮卜居九江,得旧本于其家,比前所见,无《太极图》,或云《图》乃手授二程,故程本附之卷末也。校正舛错三十有六字,疑则阙之。”[1]72 宋乾道二年(1166),左承议郎权发遣江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事长乐林栗于江州刻《通书》,记云:“始予读河南程氏兄弟语录,闻周茂叔先生道学之懿。其后阅苏端明、黄太史所作濂溪诗,而想见其为人。及来九江,前武学博士朱熹元晦,自建宁之崇安以书至,曰‘濂溪先生,二程之师也,身没而道显,岁久而名尊,今营道、零陵、南安、邵阳皆已俎豆泮宫,江独未举,故非阙欤?’予闻之矍然。适会先生之曾孙直卿来访,敬请其像与其遗文,并《通书》《拙赋》而读之。曰:‘此之谓立言者也,可无传乎!’亟錾诸板,而绘事于学宫,使此邦之人,知所矜式。”[2] 可知朱熹之前《通书》各种刻本,或附或不附《太极图》,且诸本多附载诗文若干。


朱熹“既与博士弟子立祠于学,又刻先生像、太极图于石,《通书》遗文于版”(见朱熹《书濂溪先生爱莲说后》)。朱熹刊刻《通书》,始极重太极一图,并为之解说,冠于《通书》之前合订为一书,同时将以往诸本附录之铭、碣、诗文删去,题曰《太极图通书》,先后刻于长沙(乾道二年,1166)、建安(乾道五年,1169)、南康(淳熙六年,1179)。其《周子太极通书后序》云:“盖先生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而程先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观《通书》之诚、动静、性命等章,及程氏书之李仲通铭、程邵公志、《颜子好学论》等篇,则可见矣。故潘清逸志先生之墓,叙所著书,特以作《太极图》为称首,然则此图当为书首,不疑也。然先生既手以授二程,本因附书后(祁宽居之云),传者见其如此,遂误以图为书之卒章,不复厘正。使先生立象尽意之微旨,暗而不明。而骤读《通书》者,亦复不知有所总摄。此则诸本皆失之。……又诸本附载铭、碣、诗文,事多重复,亦或不能有所发明于先生之道以示学者。故今特据潘志置《图》篇端,以为先生之精意,则可以通乎书之说矣。”[1]73 张栻亦于乾道六年(1170)刻于严陵,张氏后跋云:“濂溪周先生《通书》,友人朱熹元晦以《太极图》列于篇首,而题之曰《太极通书》,栻刻于严陵学官,以示多士。”[1]76 故周敦颐著述最早行世者应为《通书》单行本,之后则为《太极图说》《通书》合订本。今宋刻《太极图说》《通书》各本皆不见传。


除《太极图说》《通书》外,周氏著述据潘兴嗣《濂溪先生墓志铭》,尚有《易说》一卷,然其后不久朱熹整理周氏著述时即不见其书,应当时即已佚散。


 


 濂溪集》《周元公集》《周子全书》系列


由于周敦颐著述篇幅较小,故随后编刊周子著述者,往往将周子《太极图说》《通书》及诗文、诸儒对周子著述之阐述、周子家谱、年谱、传录、历刻序文等凡有关周子文献汇编于一起以成专集。


宋代是周敦颐著述编纂刊刻的繁荣时期,刊刻地多为周子生活地如江西或籍贯地即道州,见于文献或实物者有:《濂溪集》七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云:“《濂溪集》七卷,广东提刑营道周敦颐茂叔撰,遗文纔数篇为一卷,余皆附录也。本名惇实,避英宗旧名改焉。其仕以舅郑向任,晚年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前有溪,取营道故居濂溪名之,二程所从学也。又本,并《太极图》为一卷,遗事行状附焉。”今不见藏本。


《濂溪集》七卷,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道州知州括苍叶重开刻本,叶序称:“濂溪先生《通书》,传之者日众。‘舂陵本’最先出,板浸漫灭。重开既白诸郡侯,参以善本,补正讹阙,并以南轩、晦庵二先生《太极图说》,复锓木郡斋矣。今序次此编,名之曰《濂溪集》。其间诸本所不登载,四方士友或未尽见,采诸集录,访诸远近得之,以类相从,分为七卷。或谓晦庵更定周子之书,至于再三,极其精审。凡铭、碣、诗文附见诸旧袠者,悉从删去,疑此集之杂,将无补于求道。重开应之曰:晦庵发明正道之传,示学者以纯一之旨,择之不容不精;是书集于先生之乡,凡片言只字知所尊信者,犹恐或失之,取之不得不广。又况先生之道愈讲愈明,学者仁智之见虽有浅深,然自远而即近,由粗以至精,月异而岁不同。今而毕录于此,观之者宜知所适从矣云云。淳熙己酉十一月庚申,括苍叶重开谨书于希贤阁。”据此序可知叶氏曾先刊《通书》《太极图说》单行本,后又编刊《濂溪集》七卷,“凡片言只字知所尊信者,犹恐或失之,取之不得不广”。今已不见藏本。


《濂溪先生大成集》七卷,道州知州江西新喻萧一致刻本,《郡斋读书志附志》载:“右周元公敦颐字茂叔之文也。濂溪在营道之西,盖营川之支流也。先生既不能返其故乡,卜居庐山之下,筑室溪上,名曰濂溪书堂,以无忘父母之邦之意。学者因号为濂溪先生。国朝道学始于先生,嘉定十二年赐谥曰元,太常丞臧格取主善行得之法也。淳祐初元,诏从祀于学,封舂陵伯。始道守萧一致刻先生遗文并附录七卷,名曰《大成集》。进士易统又刻于萍乡,名曰《大全集》,然两本俱有差误,今并参校而藏之”[3]。萧氏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至理宗宝庆三年(1227)间官道州知州,是书应此期间内刊刻。书不传,然其目录载于明弘治周木所刻《濂溪周元公全集》中。南宋理宗淳祐初连州教授道州周梅叟又“取《太极图》《通书》《大成集》刊于学宫”,“其遗文视舂陵本稍增片言只字”。见(宋)方大琮《铁庵集》。今亦不见藏本。


《濂溪先生大全集》七卷,南宋绍定元年(1228),进士易统于萍乡刻本。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著录。有山阳度正序及绍定元年萍乡胡安之序,胡序云:“易兄纶叟昆仲,暇日携所刻《周子大全集》见示,曰愿有以志其后,愚谢不敢。”今不见藏本。


《濂溪先生集》不分卷,宋刻本,九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内容较为简略,依次为目录、《家谱》《年谱》《太极图》《太极说》《通书》、遗文、遗事、附录诗文。今仅存首册:《家谱》《年谱》《太极图》,藏国家图书馆。《年谱》末记“今上皇帝淳祐元年辛丑春正月,皇上幸太学,御笔以五臣从祀”,则是本应为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以后所刊。


《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十二卷附年谱一卷,宋刻本,八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左右双边,双黑鱼尾。卷首《濂溪先生周元公世家》及《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卷一至卷五遗书,卷六遗文、遗事,卷七至卷十二附录。藏国家图书馆,2006 年岳麓书社据以重刊,前言称:是本“始刊应在南宋咸淳年间,而且开刻地点应该在当时的江州,即今日的九江”[1]。序今又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中。


明代周敦颐著述刊刻仍以周氏籍贯地湖南永州、道州及周氏后裔聚居地如江苏苏州为多。


《濂溪周元公全集》十三卷附《历代褒崇礼制》一卷事实一卷年表一卷,周木辑,据宋本而成,明弘治间刻本。周木字近仁,号勉思,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南京行人司左司副、吏部稽勋司郎中,擢浙江右参政,以忧归,遂不出。天津图书馆有藏。


《濂溪集》六卷,明嘉靖十四年(1535)九江府同知晋宁黄敏才刻本。此书因宋刻十二卷本体例冗杂,后经裁汰为六卷,卷一年谱,卷二《太极图说》、《通书》、文、诗,卷三至卷六皆附录。传世六卷本则以此为最早刻本。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有藏。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三卷,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道州知州漳浦王会刻本,王会序称:“会官太学时,尝得濂溪先生年谱一书,为友人借去,竟失之。犹记题引者为张元祯氏,云曾得《周子大成书》于某处,缺其中年表一帙,欲检中秘书抄补之,以吏事严不及。其所谓大成书者,会迄未之见也。癸卯岁拜道州之命,意故里家塾当必有之,幸当获睹其全。既抵任,拜先生祠下,退而访其嗣孙翰博绣麟,求家传遗书,出《濂溪遗芳集》一册相示,荒杂不伦,并年谱及先生述作亦复阙遗,因叹文献凋落,当图改刻。乃复出年谱抄本及搜寻诗文凡若干,会受归而读之,其间又多讹脱,乃谬以己意,略加考定而编次焉。曰遗书,曰事状,曰年谱,曰历代褒崇,而贤士大夫先后表彰著在纪述者,亦附录之,使后之人有所考,并图其山川、书院于卷首。虽未能萃先生之大成,然学者溯是而求焉,亦可以得先生之大致矣,因题曰《濂溪集》。刻置书院,以备是邦文献之阙。若乃先生之学,则《图说》《通书》固与《论》《孟》并行于世,无待于斯而后传矣。嘉靖二十三年。”今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有藏,作道州濂溪书院刊本。中有夹片:“南巡带来濂溪集原一套三本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畅春园发来去衬纸改插套一本系宋儒周敦颐所著文集无序刻年代人名明板。”又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亦藏一部,为原吴兴刘氏嘉业堂旧物。


《濂溪集》六卷,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德州丁永成据黄敏才本重刻。今杭州图书馆有藏。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卷,明万历三年(1575)永州知府王俸、署道州府推官崔惟植刻本。卷端题“永州府知府王俸、丁懋儒,同知邵城,通判纪光训、郎尚綗,署道州事推官崔惟植,郡人佥事进阶蒋春生,监察御史黄廷聘,太常寺少卿吕藿,府儒学教授康求德,道州儒学学正胡梅编次;世袭博士嫡孙周道,府儒学廪膳生员王之臣校正”。有明万历二年郡人蒋春生宗濂书院序:“会泉王公来守吾郡,循力务效,作人尤急,以永乃元公故里,理学渊源,风韵不泯,欲梓其集迪多士,予亦以为言,命库役求镂板,弗得,遂与同寅邵公守斋、纪公岘南、崔公弘庵议刻焉。少选以入觐行,崔公适视州篆,乃锐意搜得旧刻者二以畀予。志则博而泛,其失也杂;集则简而朴,其失也疏。皆弗称。乃参取江州集,荟萃诠次类分焉,既成,属予序。”湖南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有藏。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卷,刘汝章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谷阳(丹徒)刘觐文据王俸、崔惟植本刻本。国家图书馆有藏。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卷,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吴郡十七世孙周与爵刻,后附《周氏遗芳集》五卷,卷数连续,共十五卷。凡例称:“按元公育于宋真宗天禧元年丁巳,卒于神宗熙宁六月癸丑,得年五十有七。没后而道风益振,景仰益尊。自宋迄我明,凡道统名硕悉有记载,叠见志林,凡若潘兴嗣、若度正、若紫阳、和叔、若荆公、定夫、罗从彦、欧阳玄辈,代有记赞。入国朝而张氏元祯、漳浦王会与夫莲峰王汝宪、东郡丁懋儒、蒋春生、黄廷聘、吕藿,诸贤相望,简册笔载,几如充栋。然或遗于断简,或混于他籍,其奚以备参求,殊为缺典。与爵用是惴惴,敬以补缀余功,稍次编辑,搜寻岁月,始授镂梓。凡旧刻在道州而吴中无其本者,仿募校梓,命曰《濂溪周元公集》,又曰《周子大成集》。吴中散轶有分载而无汇刻者,特为鼎梓,命曰《世系遗芳集》。斯非与爵臆创,庶统之有源,悉之有委,此固编辑体例也。”湖南图书馆有藏。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卷,明天启三年(1623)永州推官黄克俭据王俸、崔惟植本及刘觐文本刻本。黄序云:初从先生后裔翰博君处得《濂溪先生全集》,“繁芜不伦,字迹漫灭不可读”。嗣省舂陵时从梁州公处得《濂溪集》润州刻本,即刘觐文本(丹徒为古润州属县),乡绅周元翁亦授之《太极图说》数首,“及归,芝城吕文学授以一帙,盖弘庵崔公所编次梓行者,与润州本无异,而润州者实祖是”。于是黄氏将先后所得二本及《太极图说》诸篇参伍增订付梓[4]。国家图书馆有藏。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三卷,明天启四年(1624)道州知州李嵊慈辑刻本。卷端题“舂陵拙吏龙城后学航普李嵊慈元颖父纂修”。版心又作“濂溪志。”李嵊慈序:“及筮仕营道,下车即瞻拜先生庙貌,趋承宛然光霁,求先生书读之,则漫灭繁芜,令人有杞宋无征之叹,再得郡司寇黄公惠(案:黄克俭)本,编次犁然,一轨于正矣。但其祖自润州矣。润州故先生偶依舅氏龙图公读书鹤林寺寄迹之处。月岩故里,圣脉有本。实先生发祥悟道之区后起者而欲征文考献,未有舍是邦而他适者。润虽有刻而道无善本,是使后起者闻韶于齐,不能无致慨于周礼之不在鲁也。予小子慈,莅先生之故都,宦况未浓,儒酸不改,虽洗冤泽物,遑遑未能,而文献凋残,则予滋惧焉。敢爱编摩之力而不为此邦存此掌故,故于旧本之藏于先生后裔者删其蘩芜,如淘金植木,惟沙砾荒秽之是务去,毋使冗杂而令人烦倦,于黄本所挂漏者稍为增益。”《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存目二》又著录“《濂溪志》十三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提要》云:“明李嵊慈撰。嵊慈字元颖,龙城人,官道州知州。是编因李桢《旧志》稍为辑补,无所考证阐明”[5]542。二者实为一书。是本较李桢《濂溪志》增加《元公杂著》《元公芳迹遗范》《元公年表》。今湖南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


《周子全书》七卷,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徐必达刻《周张两先生全书》本;明万历四十年(1612)顾造刻本,国家图书馆有藏。


《周元公集》九卷,收入《四库全书》别集类,《提要》称:“周子之学以主静为宗,平生精粹尽于《太极图说》《通书》之中,词章非所留意,故当时未有文集。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文集七卷者,后人之所编辑,非其旧也。故振孙称是集遗文十数篇为一卷,余皆附录,则在宋代已勉强缀合,为数无多矣。此本亦不知何人所编,凡遗书杂著二卷,图谱二卷,其后五卷,则皆诸儒议论及志传祭文,与宋本不甚相合,而大致亦不甚相远。盖后人病其篇目寂寥,又取所著二书编之集内以取盈卷帙耳。明嘉靖间漳浦王会曾为刊行。国朝康熙初其裔孙沈珂又校正重镌……原本后附《遗芳集》五卷,乃沈珂集其先世文章事迹自为一编”[5]1323


《周元公集》十卷,《四库全书总目》传纪类存目著录,《提要》称:“明周沈珂编。沈珂,吴县人,周子裔也。是集卷一为图像,卷二为世系年谱,卷三为遗书,卷四为杂著,卷五为诸儒议论,卷六为事状,卷七为褒崇优恤,卷八为祠墓诸记,卷九、卷十皆附录后人诗文。虽以集为名,实则周子手著仅五之一。今入之传记类中,从其实也”[5]544。此本有著录为明万历刻本者,有著录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周之翰刻本者。


《周氏遗芳集》五卷,《四库全书总目》传纪类存目著录,《提要》称:“明周沈珂及其子之翰编。先是周子十七世孙与爵辑其先世著述事迹,自周子四世孙兴裔以下,为《遗芳集》。凡历代褒崇诏谕及传志、记序诸作,以次附焉。沈珂父子重为编次,而与爵以下则仍无所增益”[5]544


今考证,收入《四库全书》别集之《周元公集》九卷与传纪类存目著录之《周元公集》十卷实为一书,九卷应为十卷之误。所谓周沈珂编十卷本,实际沈珂重印明万历四十二年周与爵刻本而剜去与爵之名[6]。与爵原本题“吴郡十七世孙与爵重辑”,沈珂修板后改为“裔孙周沈珂同男之翰重辑”。原本有周与爵辑刻书凡例,并有徐可行序,及万历丙辰周京序,沈珂本则无。今陕西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有藏。周沈珂版至清雍正初又为周有士所得,有士对若干模糊版片进行修补重刻,又挖去沈珂之名,改题“裔孙周有士同男震、振业重辑”(卷二卷端)或“裔孙周有士炳文甫重辑”(卷三卷端),今湖南图书馆有藏。


因受学风的影响,清代周氏著述之刊刻反不及明代为盛。


《周濂溪先生全集》十三卷,张伯行辑,据周木本而成。卷一至卷四《太极图说》及诸儒论辨发明,卷五至卷七为《通书》及诸儒说解,卷八、卷九遗文遗事,卷十年谱,卷十一、十二祭文序铭附录,卷十三历代褒典。张序云:“甲戌岁,予官中垣,居京师,乃于报国寺中,偶得《濂溪全集》,如获至宝,手不释卷者累日,欲重梓以广其传。”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谊堂刻本,南开大学图书馆有藏;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福州正谊书院刻本,湖南图书馆有藏;清光绪六年(1880)公善堂刻本,国家图书馆有藏。又收入《丛书集成初编》中。


《周子全书》二十二卷,江西分巡吉南赣宁道董榕辑,子目:《太极图说》二卷,《太极图说发明》四卷,《通书》四卷,《太极图说通书发明》六卷,《周子遗文并诗》一卷,《周子遗事》一卷,附录一卷,《年谱》一卷,《列代褒崇》一卷,《文录》一卷。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董榕刻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道州周监爱莲堂重刻本,民国间道县新教育馆曾据旧版重印。湖南图书馆皆有藏。《周子全书》九卷首二卷末一卷,邓显鹤编,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新化邓氏邵州濂溪精舍景濂堂刻本,卷端又题“湘乡后学彭洋中彦深校刊”。邓显鹤《周子全书目录》云:“右濂溪先生全书九卷。首录二卷,末一卷,不入卷数。第一卷曰《遗书一》,为《太极图》《太极图说》。第二卷曰《遗书二》,为《通书》。二书皆朱子注,别有集义发明。谨遵《钦定性理精义》原本,兼采用道州家刻详审校订。第三卷曰《杂著》,为古今体诗三十一首,为杂文六首,为书帖六首,为题名十则。以上皆先生自著。第四卷曰《附录》,为赠答四十三首,为题咏三十首,为祭文六首,为题名五则。第五卷曰《纪述一》,其目为文征一,凡宋文十七篇。第六卷曰《纪述二》,其目为文征二,凡宋文五篇、元文五篇,皆略案年代叙次。第七卷曰《纪述三》,其目为典章一。第八卷曰《纪述四》,其目为典章二。第九卷曰《纪述五》,其目为典章三。卷末曰《摭录》,则凡宋以来及近日之诗文皆在焉。先是,显鹤以近人所刻《圭斋文集》芜杂,厘而订之为十八卷、补遗一卷刊行,见者以为善本。因思周子大儒诞生吾楚,而其遗书文集苦乏精刻,明代自嘉靖、万历以来,州守鲁承恩、王会、李嵊慈诸人刻行之本久不见,惟道州旧刊《濂溪志》麻沙板本,几不成书。近先生二十四代孙诰家刻较胜原本,而编次亦未尽善。显鹤生长邵州,为先生权守过化之地。自来濂溪僭充院长,既求先生诗编入《沅湘耆旧集前编》,因取先生‘闲坐小窗读周易’句,名其斋为‘读易窗’。意又以先生兴起邵学,吾邵人尤不可无书。而事体重大,未敢轻举。去岁以《圭斋集》寄赠吾友黔阳学黄虎痴本骥,今春复书,盛称是集重刻之功,而以《周子全书》关系尤重,从臾卒业。因取濂溪家刻详审编次,厘为九卷,而别录史传、事状、墓志、谥议、崇祀、追封、年谱、遗事之类为首二卷,冠以《四库总目提要》与先生遗像,敬谨锓木,名曰《周子全书》。”湖南图书馆有藏。


《周子全书》四卷,清光绪十三年(1887)陕西三原贺氏传经堂刻《西京清麓丛书》本。国家图书馆等有藏。


 


 濂溪志》系列


以上所谓《濂溪集》《周元公集》《周子全书》中,其中周敦颐自著文字很少,大多为对周氏著作之阐叙及有关周氏之文献,更像一部周氏文献汇编。因此有一些与此相似的文献便以《濂溪志》书名行世,或同时著录为《濂溪集》及《濂溪志》,如明天启四年(1624)道州知州李嵊慈辑刻《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三卷,版心又题“濂溪志”。


《濂溪志》,永州府同知鲁承恩辑,明嘉靖刻本。胥从化《濂溪志》载鲁承恩自序一篇,云:“今官永州,考先生始生之迹于故里,询诸多士及先生之裔,能言先生之道而不得其所以言,非纪载之未备耶?乃取《濂溪志》修之。先生之孙博士绣麟请授诸梓。”此即嘉靖二十三年(1544)道州知州王会所刻《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三卷,序称“嗣孙翰博绣麟,求家传遗书,出《濂溪遗芳集》一册相示”者。今不见传本。


《濂溪志》九卷,甘肃庆城李桢辑,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存目著录,《提要》称:“是编虽以濂溪为名,列乎地志,实则述周子之事迹。首载《太极图说》、《通书》,次墓志及诸儒议论、历代褒崇之典,次古今记述,次古今题咏并祭告之文。”[5]541李桢字维卿,号克庵,隆庆五年(1571)进士,先后任顺天府丞、右都御史、巡抚湖广、左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今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


《濂溪志》十卷,永明知县巴县胥从化辑,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本。国家图书馆有藏。


《濂溪志》四卷,道州知州福建晋江林学闵编修,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卷一为周敦颐著述及年表;卷二为诸儒议论及历代褒崇;卷三为古今纪述;卷四为古今题咏。学者考证是版实为挖改李桢版而成[7]。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十五卷,道州知州吴大镕主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卷一先生本传、卷二元公遗像、卷三年表年谱、卷四《太极图说》、卷五《通书》、卷六杂著、卷七诸儒论断,卷八、九历代褒崇,卷十、十一春秋享祀,卷十二优恤后裔,卷十三宗支蕃衍,卷十四、十五古今艺文志。湖南图书馆有藏。


《濂溪志》七卷,《濂溪遗芳集》一卷,清道州周诰辑,清道光十九年(1839)爱莲堂刻本。同年道州知州延禧序:“道州旧有《濂溪志》,修于康熙二十四年,岁久漫漶。同志诸君慨然重辑,盖能仰体朝廷,阐明理学之至意,而有志于明德新民之道者。……州学诸生周诰,文雅而性恬,中拔贡选,询知为元公二十四世孙。甲戌夏,诰偕弟博士承宗至京师,曾以志序为请。”《 濂溪遗芳集》小识云:“宏治四年辛亥,州侯方公刻有《濂溪遗芳集》,后之守土者辑其大纲以为志,至今仍之。其余诗赋之未尽登者别为一册,仍以遗芳集名之,存其旧也。”又有一木活字本,无《濂溪遗芳集》一卷。今湖南图书馆皆有收藏。


(来稿时间:2017 月)


 


参考文献:


1. 周敦颐元公周先生濂溪集[M]. 长沙:岳麓书社,2006


2. 王晚霞濂溪志八种汇编[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345


3. 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186


4. 刘小琴周敦颐文集版本考略[M].//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四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6. 杜泽逊四库存目标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79780


7. 王晚霞.《日藏两种〈濂溪志〉价值考论》[C].// 周敦颐诞辰1000 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出处〕 图书馆(Library)2017 年第9 期(No.9.2017)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