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构想


尹玉霞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始终是图书馆界为之奋斗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建立全国性、区域性的图书馆联合目录。联合目录能够集中揭示联合体各馆的馆藏书目信息,读者可以实现对联合体内馆藏的一站式查询,各图书馆也可以及时了解联合体的整体馆藏情况。地方文献联合目录集中反映一个或几个地区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信息,是区域文献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文化部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重大文化建设工程有力地推动了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区域合作、资源共建共享将打破图书馆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的旧有模式。联合目录共建共享是最基础的文献资源建设合作,西北区域的合作应该从基础部分开始。所以,要实现西北地区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首先应从建设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开始。

l 联合目录发展概述

联合目录是揭示和报道若干文献收藏单位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其模式主要有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是指由多个图书馆共同建设和维护的同一个联合书目数据库;分布式是指由若干图书馆组合成的一个联合共享团体,每个图书馆独立维护各自的书目数据库,通过某种协议,形成一个合作的联合目录共享系统[1]。联合目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1898年德国出版了反映普鲁士10 所大学图书馆藏书的《柏林印刷本目录》,成为欧洲最早的联合目录[2]。20世纪初,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目录”方案中较早使用“联合目录”这一术语[3];随后,美国国会图书馆编辑了一部著名的大型联合目录《1956年以前出版物全国联合目录》。之后联合目录发展经历了从卡片和书本式联合目录、集中式联合目录数据库到虚拟联合目录等几个发展阶段。美国的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作为集中式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典范,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网络,向112个国家和地区的4.1万所图书馆提供服务[2]。它的在线编目联合目录World⁃Cat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集中式联合目录数据库。

我国较早的联合目录是(1929)《北平各图书馆所藏中文期刊联合目录》[3]。1957年,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成立,编制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书刊联合目录300多种。1980年3月,全国联合目录工作会议召开,成立了全国联合目录工作协调委员会,制订了《建立全国联合目录报导体系的初步方案》。联合目录工作自此逐渐展开,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如《北京地方文献联合目录》《黑龙江地方文献目录》《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等。20世纪后期,联合目录的编制出现了国际化和计算机化的趋势,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 联合目录数据库始建于1997 年,至2005年7月,CALLS联合目录数据库有170余万条数据,成员馆526家[1]。CALIS联合目录建设带动了全国各个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全国大部分省市都相继编制了地区性的图书馆联合目录。例如辽宁地区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库、江苏省JALIS联合目录、河南省HALIS联合目录、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目录等[4]。西北区域图书馆应加强合作,积极推进西北欠发达地区图书馆联合目录的建设。

2 西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基础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行政区域的更易,现在的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所辖范围即为西北区域。如今的西北地区早已形成一个整体,如民族发展的形成、宗教文化的演变均有不少共同之处,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更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而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流传下来的有关西北地区的文化典籍十分丰富。所以,集西北五省之力联合建设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2.1 国家政策的支持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中的一种独特的资源,地方文献工作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特别是省级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文化部《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将地方文献工作规定为公共图书馆主要业务工作之一。条例明确指出,省馆应“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有关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应尽量收集”。规定把地方文献工作提到了突出地位。在1994~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5次评估指标中,都设有地方文献专项指标。重视和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已成为省级图书馆工作重点。

2.2 良好的图书馆合作基础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北五省区图书馆为了加强合作召开了各类型学术交流会议。如1963年在西安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协作工作座谈会”;1984年在西宁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图书馆第一次科学讨论会”。至2012年10月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已召开11次科学讨论会。其中2008~2009年分别在银川、西安举行了第一、二届“西北五省区图书馆馆长暨学会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议”。第一届会议就“互派馆员、共建西北地方特色数据库、建立联合参考咨询平台初步达成共识”;第二届会议提出了《西北五省区图书馆联合建设西北地方文献资源库方案》和《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员专业培训实施办法》合作项目,为促成该项目的实施,西北区域图书馆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建设已迫在眉睫。

2.3 良好的书目基础

20世纪中期,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制定并达成了西北五省区图书馆编制联合目录的试行方案,编制了《西北水利文献索引》等服务西北科技文化发展的地方文献书目。书目包括地方文献索引、题录和文摘等形式的二次文献。此后,西北五省区图书馆根据读者需要及目录工作的长期规划,编制了各种书目索引的地方文献目录,包括①地方文献总目:全面系统揭示与报道有关特定地域所有地方文献的目录。如《陕西地方文献书目》《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等。②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揭示某种特定地方文献的馆藏地点,便于服务对象的需要。如《兰州各图书馆馆藏西北文献联合目录》。③地方文献推荐书目:对服务对象具有导向性的地方文献书目。如《甘肃地方工业推荐书目》等。④地方文献专题书目:围绕某门类学科或某研究领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需求的地方文献目录。如《黄河书目索引》等。⑤经典地方索引:有关卷帙浩繁的地方文献经典著作的索引。如《甘肃通志稿目录索引》等。⑥地方文献报刊索引:如《西北地方文献索引(1905~1949)》等。目前,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方面发展迅速,如甘肃省图书馆建有西北地方文献书目提要数据库、甘肃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等。而陕西省的西北地区及陕西省西文生物医学期刊馆藏联合目录数据库,是由西北地区及陕西省各资源馆共建,汇总了西北地区及陕西省28家医学资源馆自1983年以来的1400余条馆藏数据和现刊数据[5] 。

2.4 丰富的西北地方文献资源

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地方文献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目前,在西北业已形成了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藏书体系。以甘肃省图书馆藏陕、甘、宁、青、新及西北总论大区域西北地方文献为主干,陕、甘、宁、青、新各省区图书馆藏各省区小区域西北地方文献为脉络,形成一个完整、系统、连续、记载西北地区自然和人文诸多信息的集合体。比如,甘肃省图书馆藏大西北地方文献的概念范畴为:与西北区域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内容有关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载体。其收藏的重点为:敦煌学、西北文物考释、中西交通、西北民族、西北地方史地及其研究资料等。甘肃省图书馆是目前西北规模最大的文献中心,是海内外研究西北史地、丝绸之路、敦煌学等的文献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五省区图书馆都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地方文献资料。至2009年,甘肃省图书馆收藏的陕甘宁青新历史文献达到3万余种、10万余册;宁夏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回族伊斯兰教文献、西夏历史文献达到7万余册;新疆图书馆的民文图书(维、哈、蒙、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文)1.5万种、10万册,地方文献3600余种、1万余册[6] ;青海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和少数民族文献为其馆藏特色;陕西省图书馆在周秦汉唐文献、党史、陕甘宁边区、西安事变相关资料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3 西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建设方案

3.1 统一平台,共建共享

由多个图书馆共同建设和维护同一个联合目录数据库,采用规范、统一的联合目录建设及检索平台。在网上可同时同步进行联合目录数据著录、下载、采集等,实现真正意义的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美国华盛顿研究图书馆WRLC即采用这种模式[7]。

3.2 独立建设,资源共享

由若干个图书馆组合成一个联合共享团体,每所图书馆独立维护各自的数据库。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各自建立本省区图书馆馆藏西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与其他省共享。首先,各成员馆应与本省属各地州市县签订《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合作协议》,尽快开展全省公共图书馆间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实现本省区图书馆间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各省区建立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可免费供其他馆使用,逐步实现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共享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资源。如为了加强甘肃省内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实现各成员馆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009年甘肃省图书馆与省属市州县区公共图书馆签订了《甘肃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合作协议》,成立了甘肃省中心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委员会,负责全省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协作协调,编制全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目前,甘肃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汇集了甘肃省及省属14个地州市92个公共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目录20000余条。

3.3 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由多个图书馆共同维护一个联合目录数据库,若干个这样的联合目录数据库组成并行系统,形成更大范围内的合作共享体系。成员馆中任何一个馆在建设西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时,其他馆均应配合提供本省各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数据资源。数据资源联合采集、联合建立,资源共享。这种模式适合大范围内的联合。如美国的GALILEO(Geor⁃gia Library Learning Online),它囊括了乔治亚州的全部34所大学图书馆、全州的公共图书馆及其他类型的图书馆[7]。2009年召开的西北五省区图书馆首次高峰论坛上,就联合共建共享书目数据库问题,五省区图书馆经协商达成共识: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联合进行边区文献的书目数据共建共享,以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边区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古丝绸之路途经现在的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区,三省区进行这一专题文献的书目数据共建共享合作。至于少数民族文献,五省区联合开展这一专题的书目数据库建设工作。区域合作重在落实具体项目,但这些建设性方案至今尚未落实。

4 思考与展望

4.1 建立联盟管理机构

建立权威的组织管理机构才能启动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的建设。目前鉴于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管理现状,必须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个具有行政权威的组织机构,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实行统一领导。当今,图书馆联盟正以卓有成效的资源共享而受到世界各国图书馆的重视[8]。图书馆联盟是指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以若干图书馆为主体、联合相关的信息资源系统、根据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机构、执行一项或多项合作功能的联合体[9]。它是文献信息资源合作共享的新形式,它的出现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西北地区只有建立图书馆联盟,才能推进联合目录建设工作。为有效保证联合目录的建设,西北区域图书馆联盟应下设联合目录管理中心,由西北五省区的目录专家组成。其职责是:审定数据库建设质量;审定项目实施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标准、协议和规范规则的执行情况等。

4.2 合作共建,争取经费支持

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要依靠合作馆的集体力量。目前,西北地区图书馆联合目录数据库独立开发的多,联合开发的少。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共享,不仅要加强馆与馆之间的共建共享,还要加强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共建共享。这就要求把数据库建设纳入国家西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之中,除加大资金投入之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激发产业界对数据库建设的投资热情,使特色数据库建设通过产业化,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4.3 确立建设任务和目标

建立具有西北特色的多语种的西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和联机合作编目、资源共享系统,为以后逐步建设的西北特色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提供前提和基础。西北区域图书馆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目标是初步建成一定规模的具有西北地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宗教特色的多语种、多种资料类型的实用的联合目录数据库,为广大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西北地方文献信息公共查询服务,为西北地区图书馆间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雪梅.联合目录的模式与天津高校联合目录系统的建

立[J].图书情报工作,2005(12):48-52.

[2] 傅红梅,路纳新.构建支持资源发现和传递的联合目录数据库[J].图书情报工作,2007(7):98-100,104.

[3] 百度百科[EB/OL].[2014-03-10].http://baike.baidu.com/

view/181047.htm.

[4] 董红霞.论我国高校图书馆联合目录的发展[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9(15):78-82.

[5] 包和平,宛文红.西部图书馆的特色数字化资源[J].图书

情报工作,2003(7):60-64.

[6] 甘肃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甘肃省中心图书馆档案(内部文件),2010年10月.

[7] 谢琴芳,白新萍.书目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cAIJs

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思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2):9-13.

[8] 赵晖.鉴于“上海协作网模式”的我国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发展模式的优化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3):69-73.

[9] 苏安良.关于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相关问题的探讨[J].当代图书馆,2012(1):69-73.

〔出处〕 图书馆学刊2015 年第1 期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