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鸣九:湖南人精神让他开风气之先


曾思艺



    

    
   

   湘籍著名学者、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柳鸣九先生15卷本文集9月在北京首发,引起热烈反响。《柳鸣九文集》收录了柳鸣九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首发式上几乎聚齐了国内法语翻译、理论界最有分量的专家,对柳鸣九先生做学问志存高远、影响深远、史料详实、立论精辟等作出了高度评价。81岁高龄的柳先生在现场自谦自己“只是浅水滩上一根很普通的芦苇”。
柳鸣九先生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质疑与评判日丹诺夫、首倡重新审视和关注萨特与存在主义文学、重新评价被恩格斯评说过的左拉和自然主义……对中国文学界与学术界彻底刷新陈旧观念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重要历史作用——


   煌煌15卷、多达600万字的《柳鸣九文集》由海天出版社出版了,文集收入柳鸣九先生数十年来在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文化散文随笔、翻译方面的精品,分为四大部分:1至3卷是文学理论批评部分,4至9卷是文学史部分,10至12卷是文化散文随笔部分,13至15卷是翻译部分,颇为集中地综合反映了他在学术研究、散文创作、文学翻译三方面的突出成就。文集未对文字做大的修改,尽可能保持了原著出版时的风貌。


    以上突出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他扎实深厚的学养。他中学出自湖南名校省立一中,大学出自全国最高学府北大,有扎实的文科基础,大学毕业后得名师何其芳、蔡仪、钱钟书、朱光潜、李健吾等人熏陶,在文艺理论、西方文学以及翻译编辑各方面得到多方面历练,将近而立之年转而从事外国文学史尤其是法国文学史的译介和研究,既有很好的理论修养,又有开阔的世界文化眼光与广泛的外国文学学识,深受法兰西文化的影响并得其真髓,这是他学养的主要成分。第二,造就出其丰硕业绩的,是他的湖南人精神。前一项谈论者较多,后一项则鲜有人论及,本人作为他的湖南同乡,不妨着重谈谈。


    柳鸣九先生是湖南长沙人,21岁以前主要生活在湖南,骨子里有着湖南人精神,而且在其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有突出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湖南人的精神,成就了柳鸣九先生的学术辉煌。其突出体现,表现在四个方面:


    1 “闯”:几次开风气之先 


    “闯”,即敢于变革求新,开风气之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湖南人“敢为天下先”。柳鸣九先生一生中,有好几次开风气之先,发起并领导了全国性的学术讨论。如在狠批“白专道路”的文革时期,他竟开办“地下工厂”,主持《法国文学史》的编写,对一切文学史问题、作家作品问题,坚持作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与科学准确的论述评价;1978年,当全国还深陷苏联模式时,他率先质疑与评判日丹诺夫论断,进而展开了一系列落在实处的推进行动:首次对受日丹诺夫论调影响、被视为体现资产阶级“颓废和腐朽”的西方20世纪文学进行科学评价;首倡给长期受到冷遇甚至忽视的萨特与存在主义文学以历史地位;针对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与左拉的裁判(“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挺身而出,发动和组织了对左拉和自然主义的重新评价。


    这些开风气之先的学术行动以及学术文章,引发关注、引起争论,深化了人们对问题的认识,甚至彻底刷新了人们的陈旧观念,影响广泛而深远,使他赢得了“具有学术胆识”的名声。


      2 “狠”:把问题彻底搞定或做透 


    湖南人做事都有一股子狠劲,也就是有较大的力度,这在柳鸣九先生的学术中表现为:做好充分准备,把问题彻底搞定或做透。上述这些问题,在新时期之初,表面上是学术问题,实际上都是牵涉到意识形态的大问题,有些还涉及到斯大林(日丹诺夫的观念深合其意,甚至就是其思想的体现)、恩格斯等革命导师,柳鸣九先生深知极“左”思潮影响之大,人们对西方文学作品、文学思潮等缺乏基本了解,充分认识到:“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实践’与客观实际,靠大量作家作品的实例说话,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事实说话,编译出作者的作品文本和有关资料,以及各种文学思潮的综合材料,让大家看看被说成是洪水猛兽的外国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为此,他从大规模的资料译介与普及开始,让文学史事实说话,逐渐消除意识形态上的偏颇,开辟了全新的三大基础工程:主编了《法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十种,约500万字);主编了《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七十种,约1300万字);创办了《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七辑,约300万字)。


    三个工程,分别从作家、作品、理论(思潮和流派)三个方面,资料全面地向国人介绍外国文学,既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又用具体的作家作品堵住漏洞,就像打排球,一扣二扣三扣,接连三级重扣,把球扣死,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用事实全方位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3 “倔”:认定真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湖南人做事,天生就有股倔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哪怕遭遇诸多不顺,甚至付出生命代价都在所不惜。由于上述诸多问题都是开风气之先的问题,往往会触痛某些极“左”分子和思想保守者,柳鸣九先生遭遇到了诸多的不顺。如《萨特研究》曾被当作“清污”对象而受到批判,而他以如此突出的贡献和学术实绩,竟然三次申报博导都被驳回。但他认定真理,酷爱学术,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情况下,依旧倔强地满腔热情地从事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和文学翻译工作。


    4 “谋”:很好地实现预定目标


    湖南人喜欢形容自己:“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蛮,耐得烦,了得难。”前四句是说自己性格倔强,办事有股狠劲,能吃苦不怕死有耐心,坚韧不拔,最后一句则是说自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有胆也有谋。这在柳鸣九先生的学术活动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如他对长期主宰中国文艺界的苏式意识形态日丹诺夫论断早就深为不满,但他并不率尔操觚,而是借1978年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股东风“揭竿而起”,提出重新评价西方20世纪文学艺术的学术理论问题,并且运筹帷幄,精心安排了“做得很有目的、很有预谋,也很有规模、很有声势”的“三箭齐发”:一是在全国第一次外国文学工作会(广州会议)上做了一个长达五六个小时的学术发言,对日丹诺夫论断进行冲击与剖析,对西方20世纪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社会意义与艺术创新作了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正面评价;二是将此篇发言整理为约六万字的长文,公开发表在著名刊物《外国文学研究》上;三是在当时主持实际工作的《外国文学研究集刊》上组织“重新评价西方二十世纪文学的笔谈”,从而把相关问题彻底搞定,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预定目标。更进一步扩大战果,精心策划了上述“一个作品文库,一个研究资料文库,一个理论园地”三大基础工程。


    正是湖南人精神,成就了柳鸣九先生的学术辉煌。


    (作者为天津师大文学院教授)


     柳鸣九简介


    柳鸣九,著名学者、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教授,历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学术专著有:三卷本《法国文学史》(主编、主要撰写者)、《走近雨果》等三种;评论文集有:《理史集》、《从选择到反抗》等十种;散文集有:《巴黎散记》、《翰林院内外》等五种;翻译与编选有:《雨果文学论文选》、《梅里美小说精选集》、《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局外人》、《萨特研究》、《法国心理小说名著选》等二十多种;主编项目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七辑)、《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七十种)、《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八十种)、《雨果文集》(二十卷)、《加缪全集》(四卷)等,其中有四项获国家级图书奖。2000年被法国巴黎大学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出处〕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