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宛若天外之音:湖南女书学堂听女书


白祖偕 余娅琳

    

    
   
当那如诉如泣的吟唱声在耳畔响起时,笔者只觉心尖一颤——这就是传闻中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目前为世界上仅存的女性专用文字的女书么?尽管无法“破译”那生涩的唱词,但那千回百转的旋律却宛若天外之音,空灵而凄美。 
     
  在女书遗迹保存较好的湖南江永县上江圩乡蒲美村,女书学堂里三十多名老少不一的学生应我们的请求唱起了女书。她们那庄重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虔诚的神情,令人动容。学堂里最年长的学生、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告诉笔者,这是一个描述女子在封建礼教桎梏下悲惨一生的凄婉故事。 
     
  学堂不大,是由一个祠堂改建的,因而很简陋。后壁上贴着一些字画,那似篆非篆、纤细秀美的菱形符号就是目前正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女书。这种类似甲骨文的文字由点、竖、斜、弧几种笔画组成,字型多是斜体和菱形,行文由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 
     
  学堂里唯一的老师是已故女书传人高银仙的孙女胡美月。已嫁到夏湾村的胡美月最初是自发在家中办学,后来在政府的因势利导下,蒲美村成立了女书学堂,她每逢双休日便从夏湾赶到蒲美义务讲授女书。学生一般固定在二三十人左右。 
     
  现年三十岁的何美簪以前有一定基础,后来因去外地打工而中断了学习,这次她下定决心要将女书学会。“女书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化,我们不能让它失传。”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颇有见地。她还告诉笔者,刚开始因为不懂笔画,学起来很费劲,但在老师手把手的细心指导下,她已经感觉好多了。 
     
  七岁的胡婷婷是学堂里年纪最小的学生。小姑娘顶着酷暑,跟着老师时而诵读时而临摹,倒也有模有样。十岁的姐姐胡翠翠学了一年多了,如今已认识一百多个女书文字。但要完全掌握有一千二百多个基本字符的女书,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偌大一个学堂里果真看不见一位男性,不免让人有点好奇。胡美月介绍说,其实解放后,女书就已向男性开禁。但政府为保持女书传承的纯洁性,一直不鼓励男性学习,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多年来极少有男性涉足这片神秘领域。 
     
  天气很热,胡老师手中一把书有女书的精巧纸扇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女书具有独特的图案美,写在或绣在香巾、扇面、布帕上,如花般赏心悦目。 
     
  当天教授的是一首音韵整齐、琅琅上口的七言诗,大意是说少女时代在娘家享受的愉快时光,符合当地自古贵女娇闺、晚婚晚嫁的习俗。由此可见,现在有人将女书称为“苦情文学”并不十分确切。“学生”们诵读起来抑扬顿挫、分外轻快,一幅古代女子日常生活的生动画卷就这样徐徐展开…… 

〔出处〕 http://www.rednet.com.cn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