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泥鳅”生态种养架起致富桥


    

    
   
   近些年来,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在全国兴起且备受青睐,而日前,河南开封市通许县练城乡依托当地环境地理优势,在进行莲藕种植产业的同时,还发展泥鳅养殖产业,这种“莲藕+泥鳅”的生态种养模式效益高,也成功为当地群众架起了致富桥梁。
       在发展“莲藕+泥鳅”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中,练城乡先后组织各支部书记及部分党员到山东鱼台县、许昌等莲藕发展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回来后,积极与金融部门联络,为莲藕种植农户协调低息贷款65万元。目前,该乡已发展莲藕、泥鳅混养面积近1000亩,年收获优质莲藕达460万斤,创产值850余万元,发展专业种植大户17户,莲藕种植产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后阎台村一片莲藕池里,侯红卫穿着皮裤子隐匿在荷叶下,正在用水枪采藕,他每挖出一个藕,用水枪冲去表面淤泥,便扔在水面上,待工作结束,再将所有的藕从池内往外运,新鲜脆嫩的莲藕堆满塘边,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碌了一会儿,侯红卫一步一步从藕池内走到岸边。“该模式的种植特点是池浅、水浅、土浅,可以有效提高水温、地温,有利于莲藕生长。”侯红卫说,“同时,将泥鳅投放在荷塘里,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杂草和腐败荷叶,降低蚊虫密度,帮助翻松淤泥,还能降低泥鳅的饲养成本,同时它们的粪便还可以给莲藕提供有机肥。”据侯红卫介绍,按照这一混养模式,一亩地预计可收莲藕3000公斤,按每公斤2元销售,亩均收益可达6000元。其中,卖泥鳅的收入可抵去种子、肥料、人工等费用。
“莲藕种植不太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现在收获的莲藕不仅可以作为蔬菜出售,还可以当作藕种售卖,如果村民觉得价格不好不想卖,留在池塘里等到春节前后再挖也不会坏。”侯红卫说,“别看莲藕的生长大都埋在泥里,其实也需要施肥、除草、防虫和管水。夏天是莲藕生长的旺盛期,对水分要求大,这就必须保证池里有充足的水源。”50多岁的侯红卫,虽然种植莲藕才3年时间,肯钻研的他说起莲藕种植技术很在行。同时,侯红卫作为后阎台村党员,不仅自己种植莲藕发家致富,还带领本村群众发展了莲藕种植。“光我们村,莲藕种植面积就有200多亩。”侯红卫说。
       “为切实保障农户的利益,我们乡还组建了莲藕种植协会,为农户提供藕池建设、种植技术管理、良种肥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同时,注册了‘汴南玉’藕商标,确保莲藕产品的质量安全。”该乡党委书记娄筱告诉记者。
       当谈及今后莲藕产业的发展,娄筱说:“下一步,我们要在此基础之上,大力发展莲藕种植这一特色农业,扩大种植面积,提升“汴南玉”莲藕品牌形象,推动练城乡莲藕产业做大、做强、叫响,让莲藕产业成为我乡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出处〕 载自《第一农经》2017.9.11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