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有没有后人?他们现在如何了?




    

    
   


  [史海秘闻 历史秘闻]导读:蔡锷,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1916年蔡锷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那么,蔡锷有没有后人?蔡锷后人现在如何了?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洞口县,一说蔡锷故居位于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


  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喉癌。1916年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那么蔡锷有没有后人?蔡锷后人现在如何了?


  蔡锷原配夫人:刘新英,后蔡锷将其名改为刘侠贞,生长女蔡菊莲。


  蔡菊莲(1906——1985):嫁夫石潮白,与丈夫漂洋过海:早年随丈夫常驻德国、日本,1957年后偕子女赴美国旧金山定居。石潮白乃石陶钧之子,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历任会国民政府外交部科员、专员、驻德公使馆秘书、驻法国领事馆领事、驻瑞典公使馆秘书、代理公使、驻日大使馆秘书、驻西印度威廉斯坦领事馆正领事等职。


  蔡锷二夫人:潘惠英,她接受过西式高等教育,生二子一女:长子蔡端(族谱名蔡泽琨),次子蔡永宁(族谱名蔡泽珂),女蔡淑莲;潘夫人二十几岁便守寡,直到终老,后以教书为生。


  蔡淑莲(1912~2001):浙江大学农学院毕业,任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丈夫经历爱情长跑:嫁夫周家炽,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专业毕业,植物病理和植物病毒学家。他们大学时定情,周家炽留学回国后才结婚,结婚时一个38岁,一个37岁,生第一个孩子时已经39岁了,还是我国妇科开拓者林巧稚接生。周家炽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解放后,历任农业大学教授、副教务长,高教部农林卫生司副司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病毒室主任、副所长。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蔡端(1914~1997):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外交情报司科员,《光明日报》编辑:1937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科员,驻南非总领事馆随习领事。解放后,先后任《光明日报》社编辑,青海人民出版社、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编辑等职。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妻子刘淑芸,机械工业部仪表局干部。


  蔡永宁(1916~1968):解放后任职北京体育学院研究部。解放前曾任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讲师:先就读于北平辅仁大学经济系,抗战期间转学西南联大经济系。毕业后任滇西银行南京分行襄理。解放后,曾任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讲师,国家体委教育司科员。1956年调北京体育学院,先后任研究部编辑、教务处科学研究科科长等职。文革期间去世。妻子谈素,在北京体育学院任职。


  以上就是蔡锷后人的具体生活情况,接下来我们还要再介绍一位,那就是蔡锷孙子蔡协。
蔡协的父亲是蔡锷最小的儿子蔡永宁。蔡锷一共有过5个孩子,前面的两个是第一位夫人生的,第二个孩子比较早的年纪就夭折了,蔡协的祖母生了3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蔡协有兄妹4人,两个姐姐在北京,一个弟弟在太原,大姑的孩子在美国,跟他没有联系,三姑的两个孩子都在北京大学工作;伯父的5个孩子中,大女儿在日本,二女儿在包头,另外3个都在北京工作,伯父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老师。而蔡协他们家都是搞技术的,蔡协只有一个女儿,也在北京工作,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弟弟也是教书的,现在也已退休了。


  “蔡锷的后人大多是从事教育与技术工作的,这是不是有着特别的家训?”对于我的提问,蔡协笑了,“没有,一点没有。其实严格来讲,我的父辈们对我的祖父也没有多少印象,因为他们当时的岁数都很小。我的父亲是在举行护国起义时出生的,对自己的父亲,见是见过了,但对一个一岁都不到的孩子,父亲也只是一个称呼而已。用现在的话说,他们也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


“  家庭间会不会在每年都有聚会?”“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碰上了就聚一聚。”


“  那会不会在蔡锷将军的生辰或者祭日专门有一些纪念?”“没有,说实在的,长沙我去的次数都很有限,因为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忙,要约在一起很难,等退休了,又都因为身体等各种原因总是凑不到一块。去年我和夫人及女儿我们全家倒是专门去扫了一次墓,以前我在企业工作很忙,就是有那个心,也实现不了。”对我的每一个充满好奇的提问,蔡协总是微笑着,淡淡地应答,而他的答案,都跟我的期望有一点点擦肩而过的感觉。


  有一个祖父是蔡锷,蔡协说他在小学的时候倒是知道一点,但家里的人从来不谈这个问题。“我的父母没跟我讲过我祖父的任何事情,我们也没拿它当回事,我姑姑家也远离这些事情,只有我伯父家对外联系比较多一点。因为他是长子,又是全国政协委员,外界只要是找蔡锷的后人,就是他出面。”


  对于祖父,年轻的蔡协知道的并不比其他人多多少。


  祖父去世时,父亲才一岁多,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祖母,在他们心目中,也只是帮着做家务,整天带他们姐弟玩的一位老太太,根本不可能知道她曾经见证了多么了不起的大事。


  “我祖母1956年就去世了,那时候我还小,她什么也不讲,可能因为我们太小,讲了也听不明白。等我知道蔡锷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那是在我入党的时候。”对于这一段,蔡协还没说,就先笑了。


    一直以来,蔡协都没把自己有一个了不起的祖父当成一件事,所以周围的人并不知道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这个人跟中国的一段光辉历史有着深厚的渊源。这样的局面一直到他36岁那年,也就是在他工作第10个年头,领导看到他的工作干得不错,有意培养他。蔡协在一进工厂时就写过入党申请书,这时又借机再一次提出申请。很快,他的入党问题就进入了政审,政审的人到北京一查,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是蔡锷的后人。


  那个时候,刚好电影《知音》正红遍大江南北,于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报纸、电台等媒体都来采访他,他平静的生活从此被打破。


  蔡锷孙子的身份曝光了,蔡协也再不可能回避自己与生俱来的这份荣光。祖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了解,需要明白。当他系统地读了一些史料后,他为祖父自豪,也真心地佩服自己这位英雄的祖父。


  “简单来讲,有这么一些:第一,蔡锷将军应该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喊爱国主义的人很多,但真正把爱国主义当做一个事业去做,把它付诸行动,为了爱国去拼命干的,祖父算是一个,能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我的第一个感觉。第二个感觉是称他为一个军事家比较贴切。无论从‘重九起义’还是‘护国战役’,他表现出来的都是智勇双全,不畏艰险,不惧强敌,不怕牺牲,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有亮剑精神;而且他的著作《曾胡治兵语录》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教材,还被黄埔军校选为教材。第三我觉得在勤政、廉政方面可堪称表率。‘重九起义’后,面对云南省的财政困难,他带头减薪,薪俸从每月600元降到120元,后来又降到60元,只相当于一个营长的收入。所以,在他逝世后还欠着外债三四千元,而他的家人则是靠着抚恤金和同僚的奠仪来养家糊口。这对一般人而言是不可理解的。”此时再谈到祖父,蔡协的称呼变成了蔡锷将军,言语中也充满了深情和尊敬。

〔出处〕 枫网综合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