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农民教授”到北京讲授夏布生产


沈阿玲

    

    
   
“学生们对手工的夏布工艺非常有兴趣,让我更有信心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在北京服装学院纺织系教授了16天课程之后,49岁的高坪镇大坪村村民谭智祥日前已回到了浏阳。
  
  2015年对于谭智祥来说,是比较特别的一年:7月21日,他收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的聘书,被邀请到学校当特聘教授,向学生讲解示范传统夏布的生产过程;12月1日,这位织了35年夏布的地道农民正式走进课堂、走上了讲台。
  
  夏布课程吸引了校内外学生及市民
  
  “虽然这些生产步骤我已经再熟悉不过了,真的要讲课还是有点紧张。”当初接受聘书时,谭智祥就因为担心自己文化不够,心里颇为忐忑不安。进入教室后,他发现眼前的听众不止学校安排的第一批12位纺织系的学生,还有不少其他院系、外校的学生,甚至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市民。
  
  但当他看到每个学生前面摆着的是自己最熟悉不过的织布机时,谭智祥便镇定了下来,走到学生们中间。一边向他们介绍夏布的制作流程,一边认真查看大家的纺织操作,并不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从一根麻到织出一匹布,全部工序有20多道。”谭智祥说,学校给纺织系每个学生安排的是3天课程,每天8节课。课时有限,加之场地、设备、材料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每一道工序都在课堂上演练完成。所以,他重点示范传授夏布“牵经纬”的纺织工序。
  
  为了保证织物原汁原味的风格,到北京之前,谭智祥增加人手,用浏阳土法处理、准备了大量的纺织原材料——苎麻,并邮寄到了学校。“直接买机器处理的可能更方便,但既然要做好,就不能嫌麻烦。”看到学生们在本色、黑色、白色等原始苎麻上加入个人的想法,创造出一件件美丽的物品,谭智祥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有人在纺织时加入了鸡毛等其他材料,挺新奇的。”据了解,还有人用浏阳夏布做了毕业设计。对于有心深入研究的学生,谭智祥对他们发出了到浏阳的夏布生产基地去实习、继续研究的邀请。
  
  希望夏布在传统和现代融合中发展
  
  “我觉得这个课程很好,工艺真的很难得,我们应该学习并保护这种工艺。”谭智祥的一位学生这样说道。
  
  “学生们通过手工织布,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他们结合自己的创造,运用不同材料、不同颜色来设计,加深了对材质和色彩的理解。”北京服装学院纺织系老师王阳认为,通过经验丰富的夏布传承人来讲课,学生们得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经验。“我们辗转许久才找到了他(谭智祥)。”
  
  每天上八节课下来,谭智祥常常口干舌燥,但老师和学生们的认可却让他乐在其中。
  
  “我的祖父、父亲都做了一辈子夏布,我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在谭智祥的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坪随处可见织夏布的人。他14岁时子承父业,现在眼看着浏阳夏布繁华不再,一直就想做点什么。“如今这个课堂,给我和夏布提供了很好的传承平台,我很感激。”
  
  “后处理一直是夏布的不足之处,北京服装学院正组织专业人员专攻这一块的开发。”谭智祥说,这一次结缘,他已经收获了宣传、推广浏阳夏布的机会,如果还能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实现制作工艺的创新突破,夏布将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中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目前,学生们还只会织平纹布,接下来我将教他们织更复杂的罗纹布。”虽然下学期的授课时间还没确定,谭智祥已经在总结这次授课的基础上,开始准备下一阶段的课程规划了。对于发扬祖辈们赖以为生的夏布工艺,年近五旬的他仍斗志满满。
  
  创新:探索植物色素进行后处理
  
  长久以来,浏阳夏布大多以粗坯布的形式存在,缺少深加工,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夏布的发展空间。
  
  “比如,我们如果能对夏布进行染色,能用夏布做的东西就会比现在多很多了。”谭智祥说,但是由于要保证工艺百分百环保,夏布染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技术。
  
  之前,谭智祥尝试过自然脱胶、晾晒漂白等多种后处理方法,可是效果都不太理想。近年来,日本的草木染技术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我已经试过用苏木、大黄、黄花等植物的色素去染夏布的坯布,效果还不错。”谭智祥表示,虽然目前自己掌握的技术与日本的相关技术还有很大差距,但他将继续探索夏布的深加工,和专业人员一起为夏布打造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他表明,“只要学生们愿意学,我的所有知识都愿意教给他们。”

〔出处〕 红网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