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莲: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陆益平

    

    
   

    10多年来,她劳心劳力修筑了联村达组入户的水泥公路、使家家户户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让全体村民看上了清晰的有线电视、建村小学校使农村孩子就近读书上学......她圆了当地百姓一个又一个梦想,并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标兵、邵阳市“十大女杰”、邵阳县模范村支书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她身上释放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万丈豪情和“能顶半边天”的强劲实力,她就是邵阳县岩口铺镇梅冲村党支部书记罗金莲。 


     “为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只有多洒汗水尽力实干”


    前不久,记者来到邵阳县岩口铺镇梅冲村峦塘正在修筑的公路上,只见一位留着齐耳短发,衣服裤子沾满泥浆的妇女手拿铁锹铲着混凝土与男民工一同劳动。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您怎么也意想不到一个女人天天奋战在修路工地上。经村民介绍,她就是该村女支书罗金莲。


    记者向她说明采访来意,她却有点不好意思:“我就是一名农村的普通妇女,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为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只有多洒汗水尽力实干!”


    在施工的峦塘公路上,罗支书告诉记者,这条路能够顺利动工,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县委书记蒋伟要求有关部门想方设法解决经费;县长袁玉华、常务副县长唐红艳多次在电话中过问这条路的进展情况;交通局刘铭局长亲自带队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困难。


    罗金莲1958年9月出生,今年56岁,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96年任梅冲村妇联主任兼计生专干,1998年任村主任,1999年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 


    岩口铺镇梅冲村,是地处邵阳县西北部边陲的岩口铺镇最偏远的一个村,距县城50多公里。11个村民小组、178户、省重点扶持贫困山村。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黄汤。清晨赶早上乡场,天黑才能回到房。”这是当时梅冲村的真实写照。1999年,罗金莲当上了梅冲村支书。为了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她带领村民们开始修路治穷。修路,需要钱,更需要人。因村里太穷,要想让村民们投工投钱比登天还难。罗金莲把她老公在氮肥厂上班存下来的4000元钱拿了出来贡献给修路事业。为了省钱,她甚至把自家楼板拆下来当修路的模板。缺资金时,她耐着烦,磨破了嘴皮子,到各级政府去争取资金;缺人手时,她常年累月并带着全家人没日没夜地一起干……从1999年到2005年,全村共组织17次修路,经过几年努力,一条条狭窄凹凸的"泥水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梅冲村硬化路面达90%,80%的农户享受到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的便利。


     “持家有道治村有方,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致富路打通后,罗金莲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村民修建了三处自来水饮水工程和一条农田灌溉水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圆了老百姓的“命脉梦”。


    路过村口的山腰上,一名蹲在水渠边洗菜的老大娘说:“以前这个水渠的堤坝是用沟里的泥土堆成的。年久失修,堤坝都垮了,好好的一渠水就白白的流失了,要不是罗支书做好事,我们哪有今天的幸福日子哟”!


    梅冲村有条1985年修建的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每年的雨水季节,堤坝经雨水冲刷后,该村地段长约1500多米的堤坝就会出现漏水的现象,大量的水从堤坝的垮塌处流失,全村500多亩的农田得不到灌溉。2005年初,罗金莲怀揣着和老伴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万元钱来到了村委,与村干部和党员组长商量如何修建水渠。在她的带动下,大家干劲十足。清淤、挖沟、筑坝、装模、挑沙、浇注混凝土……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条标准的水渠建成了。


    “持家当有道,治村要有方。只有文化引领、科学发展、才能强村富民,我要让村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罗金莲不但有经济头脑,更注重村民文化生活。村里组建了村威风舞狮队、女子腰鼓队、管弦乐队、村老人协会锣鼓队等文体活动队伍,浓厚了该村的文化氛围。


    此外,她还在村里安装了全镇唯一的村级有线电视;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4间两层的高标准村小学教学楼,并在村中心地段水泥公路的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让山村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到处呈现一派整洁、和谐、稳定的农村新气象。


      “我们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好”


    干事难,在穷村干事更难。罗金莲不仅能干,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热心人。村里有个困难户叫王庆勇,老伴长年生病,卧床不起。罗金莲就帮助他协调贷款,解决生产资料等困难。到了春节,罗金莲从他自己兜里拿出200元钱给王庆勇,这一给就是5年。


    村民王广军,高中毕业回来后想养牛缺资金需要贷款,她二话没说给他担保贷款1万元;村民王长江和王力军想发展生猪、山羊养殖业她无偿各投入一万元,帮助他俩建起占地600平方米的养殖场;村民王幸福、王朝华、王曙光三人计划发展良种基础母牛养殖,罗金莲又为他们组织资金5万元,从山东购回30头良种母牛……这些年,罗金莲为了村民脱贫致富垫付了多少钱,没有人算得清,因为她从不张扬。只知道她每年2000多元的工资和她老伴的退休工资总是被提前支取。


    “我们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好。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记者同村民交谈了解到,罗金莲当了16年的村支书,老百姓个个都服她,做什么她都没有想为自己捞一些好处,至今她的3个儿子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养家。各级政府奖给她的资金,包括自己每年的村干部补贴工资都投进了村里的民生公益建设事业。


 

〔出处〕 三湘都市报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