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皆史


龙文泱

    

    
   

 建城史2400年,有名字的历史3000年,形成村落的历史7000年,城址至今未变——长沙,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听来遥远,其实不然。长沙文化旅游之兴盛,了解长沙的历史不用埋首故纸堆。参观湖南省博物馆、漫步靖港古镇、登岳麓山游览岳麓书院、悟道洗心禅寺……都是与古今长沙的亲密接触。


    长沙历史遗踪之多,俯拾即是。天心阁、白沙井、太平街、贾谊故居、中山亭、湖南第一师范等散落在城中,蔡锷北路与营盘路交界处的建设银行门口立着“左宗棠故居原址”的石碑,省新闻出版大厦前的石碑则表明这是“长沙古护城河原址”……


    不经意间,你就和历史相遇了。


    1、遗址展馆:不经意里的惊天发现


    寻访地:马王堆遗址、铜官文化园、炭河里遗址;湖南省博物馆、简牍博物馆


    1938年,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一个叫姜景舒的农民到山上种红薯。


    1971年底,长沙城东郊浏阳河西岸马王堆医院内,施工的当地驻军点燃一簇蓝色火苗。


    1996年,平和堂商业大厦建设工地,一堆污泥吸引了一个叫孟科保的年轻长沙市文物工作者的注意。


    1998年,印尼勿里洞岛附近海域,一艘名为“黑石号”的沉船重见天日。


    每个不经意的截点都是一次惊天发现。


    姜景舒一锄头挖出了后来成为国宝的四羊方尊。1959年,另一位农民上山开荒种地,挖到了已发现的唯一以人面为主饰的商代青铜方鼎。


    敏锐的考古工作者从蓝色火苗中捕捉到信息,拨开历史迷雾,发现了“东方睡美人”辛追夫人,重仅49克的素纱襌衣,以及一大批漆器、陶器、兵器、乐器、丝织品、帛画与帛书等,向世人展开了一幅西汉贵族的生活画卷。


    孟科保从污泥中发现一枚有字的简牍,紧接着,57座古井窖,3000余套铜、铁、陶、瓷木竹,超过此前中国历年出土简牍数量总和的14万余枚吴纪年简牍破土而出。


    外表残破的“黑石号”内,宝藏满仓。6.7万件唐代瓷器、金银器、玻璃、铜镜及银锭等供贸易及供奉的珍品,5.65万件瓷器产自长沙铜官窑。铜官窑火之盛,商贸之繁荣,可见一斑。


    在今年即将重新开馆的湖南省博物馆,辛追故事、青铜辉煌、三大窑瓷器(唐代长沙窑、隋代湘阴窑、清末民初醴陵窑)、明清书画,千年繁华一眼看尽;在铜官文化园,灿烂窑火还在古意的屋顶、窗棂、器具和老艺人的坚守中闪现;在简牍博物馆,对比一下现在和吴国孙权时期长沙郡及所属县(临湘侯国)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赋税制度、书法艺术以及社会生活,也蛮好玩。


    2、书院文庙:可寻觅的精神家园


    寻访地:岳麓书院、浏阳文庙、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自修大学


    书院文庙,长沙子民的精神家园。


    岳麓书院,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它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古代“四大书院”众说纷纭,唯有岳麓为诸家共推。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亲书“岳麓书院”匾额。著名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举行“会讲”,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彭龟年、胡大时、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杨昌济、熊希龄……皆出于此。无怪其大门楹联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如今,这里千年弦歌仍在吟唱。


    行迎神礼、三敬香、行初献礼……伴随着声声古乐,气势恢宏的浏阳文庙的祭孔古乐展演正在进行。许多市民和游客涌入文庙,凝神屏气,神情庄重。今年“五一”期间,浏阳文庙举办的祭孔古乐展演活动和学子开笔礼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独步海内、闻名天下的浏阳古乐,曾国藩听过。高大明亮的大成殿、展示着孔子生平的厢房、朴素的奎文阁,谭嗣同在这里办过算学馆。文化体验旅游的盛行,让近代落寞的文庙又开始热闹兴盛起来。


    《恰同学少年》、《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风华正茂》、《湘江北去》……一系列红色影视作品里面都出现了同一个身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这里,毛泽东、蔡和森、陈天华、何叔衡、李维汉、罗学瓒等风华正茂的少年为祖国崛起发愤图强。中山东路北侧,一座年久失修的单层三进四合院是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它的前身是辛亥革命时的船山学社,再往前,是曾国藩祠。毛泽东、何叔衡等,曾在这里办学、传播马列主义思想,挑灯夜读,畅谈国事,为之后中国历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埋下了伏笔。历史火光随岁月远去,但湖湘学子心怀天下的精神仍在。


    3、名人故居: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寻访地:贾谊故居、谭嗣同故居、黄兴故居、花明楼刘少奇故里、胡耀邦故居、杨开慧纪念馆、雷锋纪念馆


    历史波澜中的长沙和长沙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到那些故居,看他们的生活的地方、凝视他们用过的物品、读他们的文字、听他们的声音和思想,穿越时空来一场一对一的对话。


    贾谊心忧天下。长沙太傅贾谊的府邸,藏在长沙最繁华的区域之一,解放西路支道太平街里。这一带吃喝玩乐俱全,无论白天黑夜,人潮拥挤。当时贾谊的门庭绝不比如今冷落。太傅祠、太傅殿、寻秋草堂,现在你看到的贾谊故居已经重修了64次,但他卑湿之地忧天下的心不曾改变。


    谭嗣同、黄兴敢为人先。浏阳市大夫第,西房一间屋子门上书“莽苍苍斋”。这房中的少年颇有自己的见地,曾在八股课本中写下“岂有此理”四字。他读书习武,为民族维新。后来,他写下一首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留给中华民族的遗言。他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长沙县黄兴镇风景优美。一座泥砖青瓦平房房前三口塘,房旁石榴园飘香。这户人家收成不错,日子滋润。家中的少年不贪图安逸,发奋读书,后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用这座“豪宅”和祖传的田地换取了华兴会的筹建经费。少年名叫黄兴。


    宁乡县花明楼,15岁的少年刘少奇正在玉潭学校读书,听到袁世凯即将接受“二十一条”的消息,他刺破手指,写下“誓雪国耻”。陈旧的书桌、古朴的油灯、简陋的搪瓷杯,令人追思。浏阳市澄潭镇,青瓦黄墙里14岁的少年胡耀邦少小离家,走上革命道路。


    还有坚韧与柔情汇集一身的杨开慧,如水润泽他人的雷锋。“骄杨”已逝,长沙县开慧镇的板仓小镇,红色精神、绿色山水鼓舞人、感动人。雷锋纪念馆、雷锋大道、雷锋学校、雷锋市场……雷锋的家乡望城区,雷锋精神越传越广。


     4、古镇古物:历史从未走远


    寻访地:天心阁、白沙井、长沙老街巷、靖港古镇、新康戏乡、乔口水乡、铜官古镇、沈家大屋、书堂山


    与长沙历史相拥的姿态,或许你还想更轻松一些。在城里或者江边溜达溜达,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白沙路边一口四眼井,好多老老少少排队取水,不用问,这就是“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水源地白沙古井,甘甜生活从此开始。转角看见古城墙上飞檐翘角的天心阁。曾经,长沙古代的文人墨客常来此吟诗,湖南同盟会的秘密机关设在这里。登高俯瞰,感慨万千。太平街的商市繁华、潮宗街的石板悠扬、坡子街的地道美食、白果园的硝烟岁月、化龙池的深巷酒香、小古道巷南岳行宫、文庙坪的千年学宫……老街巷里最能体会长沙味道。


    湘江边有一个古镇群,宛如颗颗珍珠,美丽明亮。


    “小汉口”靖港的八街四巷七码头见过这里的热闹兴盛。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靖港商贾云集,“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清末民初,平日停靠船只达千艘左右,镇上除了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他工商业。穿过石板路,到宁乡会馆看一看,尝一碗小钵子甜酒,整个人都放松了。


    戏乡新康,来了就有戏。入乡是各式脸谱,走在街上到处是戏的图、戏的画、戏的雕塑,当然,还有好听的戏曲。这里还有全国首家戏曲人物蜡像馆,馆内戏剧人物和场景蜡像惟妙惟肖,李谷一扎着麻花辫表演《补锅》的蜡像让人恍若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


    在铜官古镇亲手做一件陶器,用自己的方式留住时光;在乔口渔都赏鱼、吃鱼、买鱼、卖鱼、玩鱼,不亦乐乎;在沈家大屋穿堂而过,从建筑布局中体会老祖宗的哲学智慧;在书堂山行走或停留,大书法家欧阳询勤奋练习的身影好像就在眼前。


    风吹云动,这身边的许许多多遗迹让你觉得,历史的天空仿佛从未改变。

〔出处〕 湖南日报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