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爷爷,我们接你“回家”


曹辉

    

    
   

——宁乡籍新四军抗日英烈丁志远,1943年牺牲并安葬在浙江金华,最近,丁志远的孙子丁振在浙江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爷爷的坟墓,并准备将遗骨迁葬回湖南


    “72年了,总算找到了爷爷的葬身之所。接下来我们再想办法如何让爷爷的遗骨能够顺利地迁回湖南老家。”5月21日,记者陪同宁乡县的丁振来到了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大路村。在一座满是桃树林的山丘上,记者见到了丁振的爷爷——丁志远的坟冢。


    丁志远,宁乡县大屯营镇河西村人,1943年7月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第六支队第八大队三中队服役时,参加了长塘徐伏击战,不幸头部和胸部中弹牺牲。此后的72年,湖南亲人只知道丁志远牺牲在浙江,但葬在何处,却一无所知。


     “一定要把爷爷‘带回老家’”


    “我只在奶奶的只言片语中听过爷爷的一些事情。每当我想要深入了解时,奶奶却沉默了。”此时,丁振掏出了一本宁乡县八鲤冲丁氏族谱,向记者道出了他奶奶的难言之隐。


    丁志远,谱名丁启进,1896年7月15日出生。投身军营后,成为了一名陆军上尉,在湖南陆军第二军六团团部担任掌旗官。“爷爷早年曾是国民革命军的士兵,后来编入到新四军的抗日部队,1943年7月18日在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要是知道家里亲属跟国民党有联系,还是会受到左邻右舍的排挤,所以奶奶对爷爷的事情不愿意多提,因此我对爷爷的印象相当模糊。”丁振说。


    “我曾经听说,爷爷有张照片:身着戎装,腰佩手枪,骑着白马,想想都觉得多么威武英俊。”丁振告诉记者,后来奶奶将这张照片送到了自己外孙手里,但外孙怕被周围的人发现外公曾经有参加国民革命军的经历,于是将外公生前的唯一照片给烧毁了。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丁振已经是第二次来到浙江。5月13日,他第一次来到爷爷坟前,代表爷爷的5个子女和所有后代祭拜。他告诉记者,不管有多难,一定要把爷爷“带回老家”,他的英魂已经在外漂泊了72年,是到魂归故土的时候了。“他是因抗日而牺牲的英烈,我因有这样的爷爷感到无比自豪。”


    施化果:苦心寻找英烈亲人


    帮助丁振找寻到爷爷的墓冢,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施化果。


    “7年前,我着手研究第八大队抗战史,准备创作一部《烽火金华》的长篇纪实小说。为了还原那段历史,去年,我在金华市源东乡探访中发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第六支队第八大队三中队一名湖南籍英烈丁志远,遗骨埋在源东乡大路村一个山坳处,很少有人过问,顿时让我心酸。”施化果告诉记者,墓碑上因日晒雨淋,已没有英烈的名字。因时间跨越70多年,几位90多岁的老兵已经不记得他的祖籍地了。老兵和当地村民都希望他向政府反映,将这位英烈坟墓移到源东烈士陵园或将他的遗骸回归故里。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将丁志远的相关信息发布到了网上。经过多方联系,施化果在株洲找到了丁志远80多岁的外甥谭隆维,经确认,施化果要寻找的丁志远就是他的舅舅。


    “他的亲人终于联系上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下了。”除了联系丁志远的亲属,施化果还多次与当地民政局联系迁移遗骨的事宜。他同时也希望湖南相关部门能够收集整理丁志远的相关资料,申报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徐氏父子:两代守墓人的坚守


    记者赶到墓地,一位农村老汉正在为丁志远的墓清理枯枝残叶,这位老人名叫徐作成。


    “我今年70岁,在我只有几岁的时候每年都会跟着父亲在这里扫墓、祭拜。”徐作成说,当年丁志远葬身于此,是他的父亲徐正川挖的坑,同时他还向周围的地主家讨来几块木板做好棺材,才将其入殓。因担心这块墓地被人遗忘,他们还在墓碑的旁边种下了一颗树苗作为标记。经过72年的岁月,这颗幼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为丁志远“遮风挡雨”。


    “当时,家里比较穷,但是父亲每次给丁志远祭拜却特别隆重。选一长串鞭炮、备好充足的纸钱,包括家里一般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摆在他的坟前。父亲临终前还叮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是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烈。”回忆起与父亲在这里的点点滴滴,徐作成感慨万千

〔出处〕 湖南日报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