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耕深山难糊口 今守牛儿苦变甜


刘跃兵

    

    
   

       “湾井和城村,山上尽长草,地里产苞米,要赚几个钱,比上天还难。”歌谣中的宁远县湾井镇和城村地处九嶷山腹地,人多田少,夹泥夹沙的山上杂草丛生。2013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而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接近7000元。1月14日,记者来到和城村探访究竟。


       “先天不足”,   人均耕地不足3分


    走进和城村,该村支书毛嘉峰向记者翻出“旧账”:“全村人均耕地不足3分。以我家为例,农业人口7人只有不到2亩田,要在地里刨出效益来,难!”


    村民赵增辉接过话茬说:“早些年口粮都成问题,山上凡是适合开垦的地方,都种上了玉米。”


    今年86岁的黄珍荣老人介绍,为生计,村民们纷纷外出从事修伞、修锁等小手艺,补贴家用。近些年,大家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都积极思考如何推动全村脱贫致富。


    能人养牛打开致富门


    该村前年当选村支书的毛嘉峰当过兵、国营企业工人。1993年,他主动砸烂“铁饭碗”南下广东打工。2003年,他已是东莞一家台资企业的行政总经理,年薪30万元。


    2013年,毛嘉峰却回村养牛。他说:“我发现村里连绵的大山,其实就是一流的高山牧场。”毛嘉峰流转山地2000亩,先放养本地黄牛100头。可几天下来,每天都发现少一两头牛。毛嘉峰立即上网查、向人请教,找到了原因,及时在几个山隘口建起防护网。还对黄牛进行“训练”,每天傍晚时分,养殖员敲起铜锣,抛洒玉米。此后,黄牛如同听到号令一般,准时归圈。


    山上寒湿,本地黄牛也有些“吃不消”,毛嘉峰请来兽医和老中医“把脉”,熬制中药给牛当水喝。肉牛一般8个月出栏,而毛嘉峰养在山上的牛的养殖期达到一年。销售价格高出一般肉牛20%以上。


      合作社养牛,一头牛纯赚4500元


    2014年初,毛嘉峰牵头成立“嘉家养牛专业合作社”,村民既可以把种牛入股交给合作社喂养,年底分红。也可以由合作社提供仔牛给村民喂养,保护价回购。到目前,全村560户有近一半加入了合作社,或在合作社务工。


    村民赵剑东告诉记者:“一头牛纯赚4500元左右,去年,我养牛18头,收入8万多元。”


    村民李挂崽以前穷得叮当响,60岁才成亲,女儿今年5岁。他与妻子在合作社务工,去年收入6万元。村民吉生茂左手残疾,却能在合作社管理50头牛,去年收入3万多元。

〔出处〕 湖南日报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