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图书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调查评估报告


张欣毅 肖群 张京生 舒萍 宋通

    

    
   

本报告运用标准书目核查等方法对宁夏图书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的状况与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进而对有关专藏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中关于专藏微观结构调整、重视专题资料采集、疏通采集渠道、以文献开发促专藏建设等建议对省级公共馆地区研究文献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缘起与调查评估方法


198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宁夏图书馆或本馆)被列入“全国文献资源调查”首批调查单位,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则作为本馆研究级学科文献之一上报(上报学科名称为“宁夏地区研究”)。宁夏地方文献是本馆采集重点对象之一,七十年代末开始组建专藏。1989年,本馆在规划藏书结构时,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确定为完备级收藏对象,要求在研究级水平上更进一步,以形成馆藏的绝对优势。就省级公共图书馆文献采集的方针与任务而言,这一目标无疑是适宜的。


宁夏是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省份,因此,回族文献与伊斯兰教文献亦应是本馆文献入藏的重点对象。由于种种原因,本馆过去对此重视不够,文献采集方针不明确,标准不具体,采购不力,没有形成这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近几年,这种情形略有好转。1989年,本馆亦将回族、伊斯兰教文献列为完备级文献收藏对象,期望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逐步建立起富有特色的专藏体系。


基于以上专藏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参加全国文献资源调查过程中获得的有关数据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本次专题文献调查评估活动。调查评估的具体对象包括:1,宁夏地方文献(含西夏学文献),2,回族文献,3,伊斯兰教文献,4,宁夏地方版书刊四部分。这四部分文献在内容上是互有交叉的(见图表1)。这种交叉逻辑关系,是本次调查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亦为有关专藏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图表一 被调查文献的逻辑关系


根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方案的统一要求,1988年我们在评估馆藏地方文献时,采用了馆藏文献数量统计(以种为单位)、标准书目核查、引文分析、用户评议等四种方法。在进行这次扩展性调查评估时,考虑到调查评估本身特定的目的与现有文献的实际收藏状况,我们只采用了文献统计、书目核查两种传统方法。我们认为,就以上谈到的四种文献调查评估方法而言,前两种方法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文献数量统计,属于文献收藏绝对量值的描述,而书目核对,则是将被调查的馆藏与一些标准书目、核心书目逐一核对,以确定被调查文献的实际水平。按照国内外有关馆藏评估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书目核对与文献数量统计相结合,比较适宜评价核心藏书、小规模藏书和公共结合藏书,这与本次专题文献调查评估的特点是相符的。为了弥补单纯的书目核对的局限,我们也注意了对被调查文献中核心书刊收藏状况的分析评价。


二、馆藏现状分析评价


1.宁夏地方文献收藏状况


宁夏地方文献专指以记述有关宁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历史为内容的文献,包括西夏学文献、但宁版图书及宁夏人士著述中不具备此特点的不计算在内,回族、伊斯兰教文献中有不少涉及到宁夏的,为避免重复统计,除宁夏特点十分突出者外,一般不包括在内。因此,我们将这部分文献姑且称之为纯粹宁夏地方文献,或曰狭义的宁夏地方文献。


根据馆藏目录统计,本馆现有(狭义的)宁夏地方文献1454种,其中图书806种,报刊150种,缩微资料27件,复制资料471件。图书中宁夏各类方志62种,哲学社会科学类587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157种。


在文献类型上,图书与报刊是馆藏宁夏地方文献的主体。其中,报刊因其绝大部分属于宁夏版报刊,我们将其归入宁版书刊评估部分,此处仅涉及引文分析。对图书部分,我们将几部国内重要书目进行了技术处理,除去交叉重复,形成了一个标准书目,据以进行书目核对。该标准书目的母本来源为:①《宁夏地方文献目录索引》,宁夏大学图书馆编,收录全国81所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1950年以前出版发行的宁夏地方文献,②《宁夏地方文献目录》,甘肃省图书馆编,收录该馆1977年以前所藏的宁夏地方文献;③1977年-1989年底的《全国新书目》;④1979年-1989年的《宁夏人民出版社图书目录》;⑤宁夏图书馆协会正在编纂的《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上书目的文献收录时间跨度为明代-1989年底。当然,我们还没有充分的材料足以证明目前这个标准书目已覆盖了国内所有这一专题方面的图书。特别是近十年间有相当数量的内部出版物问世,由于呈缴本制度推行和书目报导两方面的缺陷,可能会有部分出版物没能在书目中反映出来。但就目前我们掌握的材料看,本文引用的这个书目仍是比较权威可信的。


书目核查的结果见图表2。


                      
 方  志
 社 科 类
 自 科 类
 合  计
 
标准书目中所含文献(A) 
 77
 618
 239
 934
 
馆藏文献(B)
 62
 587
 157
 806
 
标准文献中所含馆藏(C)
 62
 587
 157
 806
 
C/A * 100%
 80.52%
 94.98%
 65.69%
 86.29%
 
缺藏量(A-C)
 15
 31
 82
 128
 
(A-C)/A * 100%
 19.48%
 5.02%
 34.31%
 13.71%
 


 图表2. 馆藏宁夏地方文献标准书目核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标准书目中收录的984种宁夏地方文献,本馆收藏有804种,占书目收录文献总量的86.29%,这个百分比还是比较高的。


从分类分析上看,馆藏宁夏地方文献中社科类图书收藏较为丰富,核心图书收藏率比较高,缺藏部分主要是近年间的一些内部出版物,方志是地方文献中的重头,本馆历来对此比较重视,绝大部分重要方志均有收藏,缺藏部分除流失海外(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版本外,主要是近几年新编的一些专业志及少量县志,自科类图书缺藏率较高,竟达84.31%,这表明本馆在这方面的专藏采集存在较大的漏洞。


1988年我们曾对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做过抽样性用户评议和引文分析。银川地区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10余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用户评议。评议结果,认为本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收集水平属于“基本完备”。引文分析的情况见图表3。


图表3  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引文分析调查表


论文作者姓名
 论文篇名
 论文出处及发表时间
 引文数
 所引文献本单位收藏数(篇)
 收藏率
 

 卢德明
 宁夏引黄灌溉史略
 宁夏史地研究  86.2
 34
 34
 100%
 

 陈明猷
 十八世纪宁夏经济的勃兴
 宁夏社会科学  86.5
 11
 11
 100%
 

 王野坪
 宁夏解放前图书馆事业初探
 宁夏大学学报  87.4
 27
 27
 100%
 

 牛达山
许  成
 贺兰山的古代植被
 宁夏史地研究  88.3
 13
 11
 84.6%
 
平均收藏率96.15%
 


图表3 . 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引文分析调查表


综合上述标准书目核查、用户评议及引文分析的情况,可以认为,本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基本已经达到“研究级学科文献”收藏水平。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课题组验收评估打分,本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得分为8(最高分为10)。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符合本馆实际水平的。


2.宁夏地方版书刊收藏状况


宁夏地方版书刊(以下简称宁版书刊)在出版形式上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两种,在内容上涉及社科、自科等各个学科门类。宁版图书内有一部分为纯粹宁夏地方文献,大部分为非宁夏地方文献,但由于具有“宁夏版”特征,一般将其纳入广义宁夏地方文献的范畴。宁版报刊除具有“宁夏版”的特征外,在内容上也更多地具有宁夏地方文献的特征。按照图书馆界的惯例,一般均将地方版报刊直接纳入地方文献的范畴。这一点与对地方版图书的处理是不一样的。考虑到地方版这一共性,我们认为亦可将宁版书刊归并为一类进行考察分析,以至建立专藏。


宁版书刊的采集入藏历来是本馆藏书建设的重点之一。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组建宁版书刊专藏。文献获得的主要途径为呈缴本,也有部分为订购所得。根据馆藏目录统计,本馆现有宁版图书1067种,其中正式出版物894种,非正式出版物173种,均为建国后出版;报纸24种,其中建国前出版的1种,建国后出版的23种,期刊126种,其中建国前出版的14种,建国后出版的112种(连续收藏1-9年的108种,10-19年的4种)。


为了对宁版书刊的入藏实际水平进行评估,我们采用《全国总书目》(1949-1985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图书目录》(1985-1989年)为标准书目对馆藏建国后正式出版的宁版图书进行核查;以宁夏图书馆协会正在编纂的《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征求意见稿)中的报刊部分为标准书目对馆藏宁版报刊进行核查。


书目核查的结果见图表4。


  馆藏宁夏版本书刊标准书目核查表



 图    书 
 期    刊
 报    纸 
 
社科
 自科
 综合
 宁夏地方文献
 合计
 建国前
 建国后
 合计
 建国前
 建国后
 合计
 
标准书目中所含文献(A) 
 1278
 218
 83
 225
 1804
 18
 190
 208
 3
 71
 74
 
馆藏文献(B)
 563
 145
 26
 160
 894
 14
 112
 126
 1
 23
 24
 
标准文献中所含馆藏(C)
 563
 145
 26
 160
 894
 14
 112
 126
 1 
 23
 24
 
C/A * 100%
 44.05%
 66.51%
 31.32%
 71.11%
 49.56%
 78.56%
 58.95%
 60.58%
 33.33%
 32.39%
 32.43%
 
缺藏量(A-C)
 715
 73
 57
 65
 914
 4
 78
 82
 2 
 48
 50
 
(A-C)/A * 100%
 55.95%
 33.49%
 68.67%
 28.89%
 56.67%
 22.22%
 41.05%
 39.42%
 66.66%
 67.61%
 67.57%
 


 图表4. 馆藏宁夏版本书刊标准书目核查表



  从图表4可以看出,馆藏宁版书刊的总体入藏水平是很不理想的。若按全国文献资源调查方案中"研究级文献"评估标准衡量,最高得分当在6分以下,即总体尚未达到研究级入藏水平。具体分析缺藏文献的实际,概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文革时期的宁版书刊,这是缺藏文献的主体。造成缺藏的原,既有当时历史的、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人为的因素。②从传统上讲,本馆过去比较注重国家级出版物,对宁版书刊的采集抓得不紧。而在宁版书刊的采集上过去多偏重正式出版物,轻视非正式出版物,致使许多非正式出版的报纸期刊缺藏。


3. 回族、伊斯兰教文献收藏状况


回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是一个分布相对广泛的民族,回族信奉的伊斯兰教更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因此,回族、伊斯兰教文献在内容上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文献采集的任务相当繁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本馆这方面的文献正规化建设起步较晚,特别是外文文献,直至七十年代末才开始有所入藏。中文文献方面,虽然有近40种回族、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入藏(其中23种为解放前出版),但相当多的重要文献尚属散阙如,急待补充。据馆藏目录统计,本馆现有回族、伊斯兰教文献818种(不含与宁夏地方文献专藏重复部分),其中中文图书182种(含港台版8种),外文图书119种,中文期刊5种,外文期刊7种。


为了对本馆回族、伊斯兰教文献的现有入藏水平进行评估,我们选用《全国总书目》(1949-1985年)、《全国新书目》(1986-1989年)为标准书目对馆藏回族伊斯兰教中文图书进行书目核查;选用《(188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对中文期刊进行书目核查;选用中图公司等的"外文征订目录"(1978-1900)对外文图书进行书目核查;选用《外国报刊目录》(1988·第7版)对外文期刊进行书目核查。核查结果见图表5。



 图            书
 期      刊
 
中   文
 港   台
 外   文
 中   文
 外   文
 
标准书目中所含文献(A) 
 539
 11
 393
 51
 36
 
馆藏文献(B)
 174
 8
 119
 5
 7
 
标准文献中所含馆藏(C)
 151
 8
 119
 2
 7
 
C/A * 100%
 28.01%
 72.72%
 30.28%
 7.84%
 19.44%
 
缺藏量(A-C)
 388
 3
 247
 49
 29
 
(A-C)/A * 100%
 71.99%
 27.27%
 69.72%
 96.08%
 80.56%
 
缺藏量(B-C)
 23
 
 
 3
 
 
(B-C)/B * 100%
 13.22%
 
 
 60%
 
 


  图表5.馆藏回族、伊斯兰教文献标准书目核查表


从图表5可以看出,馆藏回族、伊斯兰教文献书目核查的缺藏率是很高的,图书部分合计缺藏率高达67,18%,期刊部分合计缺藏率高达89.66%。尽管已藏部分不乏核心书刊和重要经典著作,但缺藏率之高,足以说明总体收藏水平偏低。若按全国文献资源调查方案中的"研究级文献"评估标准衡量,最高得分也当在6分以下,即总体尚未达到研究级入藏水平。可以欣慰的是,最近两三年,由于本馆藏书入藏结构有所调整,回族伊斯兰教文献的采集工作已开始受到重视。据书目核查。近期的回族伊斯兰教中外文图书缺藏量很低,特别是外文图书,绝大部分均所入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文期刊中缺藏部分均为建国前出版物,建国后出版的《阿拉伯世界》、《中国穆斯林》、《回族文学》、《回族研究》和港台版《中阿文经》均有较连续的入藏。


通过以上对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宁版书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有些专藏领域的文献入藏已形成优势,但总体上的不足也是必须正视并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


三、关于加强专藏建设的若干建议


宁夏图书馆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宁夏地区性研究文献保障体系的重任。从宁夏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近期的及长远的文献情报需求来看,建立这一保障体系已属当务之急。而根据本文前述关于这方面专藏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专藏整体水平距文献保障的目标甚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力争通过一个不太长的时期的努力,使这一专藏建设状况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着眼于现实与可能,我们认为,宁夏图书馆馆藏宁夏地区研究文献建设应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进一步明确文献入藏结构,调整文献采集范围。


文献入藏结构(即藏书结构)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图书情报界对文献入藏结构做了大量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参考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本馆于1989年初步确定了馆藏文献的整体入藏结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宁夏地方文献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均被确定为完备级入藏对象。


从专藏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认为还应进一步明确专藏的微观结构,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调整文献采集范围,实施采集计划。


在总体上,我们认为可以将狭义宁夏地方文献、宁版书刊、回族文献、伊斯兰教文献统称为(广义)“宁夏地区研究”文献。宁夏地区研究属于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就其文献需求的广泛性而言,不宜将文献入藏范围限的太死,可在入藏的微观结构上做一些适中的处理。


根据具体文献集合的特点,在藏书组织上,可以将宁夏地区研究文献划分为宁夏地方文献、宁版书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3个专藏系列。考虑到3个专藏系列在文献内容上的交叉关系(见图表1),在文献归属上应制定出明确的优先次序,并在目录交叉揭示上有明确的规定。
宁夏地区研究文献的3个专藏系列,在入藏结构上,应明确提出不同文种、不同文献类型的等级标准。其中绝大部分应力求达到完备级,部分地可以研究级为目标。这里所谓的完备级,指的是系统地、全面地、尽可能无缺漏地入藏,而研究级则以能保障并支持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为原则。后者突出强调文献保障能力,旨在形成以核心书刊为主体的文献集合,前者还要考虑省级馆的文献保存职能,要求在文献版本、文种、类型及品种上有很高的覆盖率。


具体一些讲,3个专藏系列在总体等级特征上应以(狭义)宁夏地方文献(即图表1中的1区)为主线展开。原则上,凡属较为纯粹的宁夏地方文献,包括宁版书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即图表1中的2、3、4区)中与其有交叉关系的文献及宁夏人士著述中以论述宁夏问题为主的文献,均应为完备级入藏对象,而不论其文种、文献类型(图书、报刊、资料;正规出版物与内部出版物,宁夏出版物与外地出版物;建国前的文献与建国后的文献)如何。而宁版书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及宁夏人士著述中与纯粹宁夏地方文献不具有交叉关系的文献,可依据需要与可能,在文种与文献类型上区分出完备级与研究级两种入藏水平要求。在此前提下,诸如回族伊斯兰教文献中的外文书刊部分、中文资料部分,宁版书刊中的内部出版物部分;宁夏人士著述中的不以研究论述宁夏问题为主题的文献等均可考虑以研究级为入藏标准。


根据上述专藏等级结构的要求,应着手对现行的文献采集范围进行调整。要力争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逐步清除重国家级出版物轻地方出版物、重正规出版物轻内部出版物、重书刊轻资料、重中文轻外文、重社科轻自科的偏向,使馆藏宁夏地区研究文献的入藏在整体上走上系统化建设的轨道。


2.现期文献的采集与缺藏文献的补充要双管齐下。


从馆藏宁夏地区研究文献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缺藏文献的品种量是很大的,因此应把缺藏文献的补配当做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专藏建设的重点来抓。每年应制定较为具体的文献补配计划,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一定的保证。


文献补配计划的制定应区分轻重缓急,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注意集中力量优先补配核心书
刊,首先使专藏进入研究级水平,然后再逐步向完备级发展。


在开展缺藏文献的补配工作的同时,要继续抓好现期文献的采集工作,绝不允许造成新的缺藏。现期文献的采集工作,从现在起就应该严格要求按藏书等级结构和采集范围进行。


不论是缺藏文献的补配,还是现期文献的采集,都要定期进行评估检查。其中,属于完备级入藏范围的,要重点评估其完备程度,书目检查是最基本的评估手段;属于研究级入藏范围的,要重点评估其核心书刊的收藏及其整体上的文献保障支持能力,评估方法除书目核查外,还要注意综合运用引文分析、用户评议等方法。考虑到专藏评估的长远需要,从现在起就应注意有关专题书目的收集配套工作。


3.要重视专题资料建设。


从本馆以往的专藏建设实践来看,书刊型文献是采集入藏的重点,有关专题性资料的采集工作显得极为薄弱,除宁夏地方文献专藏中有很少一部分缩微资料和复印资料,其它方面的专题资料几乎是空白。这与我国图书馆界重书刊轻资料的传统倾向是分不开的。而从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而论,专题资料的情报价值在许多时候并不比书刊逊色。因此,为建设高水平、高标准的专藏体系计,要高度重视专题资料的系统采集。


从采集范围上讲,下述资料应为入藏重点。


(1)散见于多种非专藏书刊中的宁夏地方资料及回族、伊斯兰教资料;


(2)有关的学术、专业、行政会议文献;


(3)有关的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科技报告等特种文献;


(4)有关的口碑资料和档案性资料。


4.花大气力疏通专藏文献的采集渠道。


从本馆专藏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大量重要文献缺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文献采集的渠道不够畅通。本报告所述3个专藏系列,在文献集合的特征要素上涉及颇多。这无疑给文献的采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要花大力气深入研究,积极开拓疏通各种有效的进书之路。


从本馆的具体实际出发,首先要注意解决好专藏文献管理部门与中外文书刊采购部门的工作协调问题,既要避免重复采购,又要注意不要互相推诿、扯皮,造成文献缺藏漏订。其次,要在继续开展好常规性订购工作的同时,加强呈缴本制度的健全和贯彻落实,加强同有关书刊编辑、出版、发行部门及有关学术机构的联系,建立书刊资料的长期交换、订购、呈缴关系。再者,要舍得在珍、稀文献采集上做大的投资,如文献的有偿征集、复制等。


5. 将专藏建设与文献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文献开发促专藏建设。


我们的专藏建设,从目的性讲,固然有省级公共图书馆文献保存职能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对有关宁夏地区研究的有效的文献保障支持体系。对有关科学研究的实际保障、支持能力如何,是衡量我们的专藏建设水平与效果的基本尺度。因此,要在搞好文献采集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通过文献的开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文献采集的良性循环。


有必要指出,这里所说的文献开发,主要的还不是通常所理解的书刊流通服务和一般的解答咨询与书目索引工作,更重要的是指开展定题服务及情报调研服务,编制学术性、情报性综述、述评等三次文献。这些较高层次的文献情报服务,由于图书馆专业人员直接介入科研过程,易于形成较高水平的文献采集的反馈效应,同时,也为图书馆专业人员广泛收集文献创造了有利条件。


毋庸赘言,上述5个方面的问题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是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本报告对此做了分解式的阐述。在实际的专藏建设中,当然要综合地考察各方面的因素,做出通盘的考虑与安排。


除上述5个方面的问题之外,诸如专藏文献的加工整理、典藏管理、目录建设等,也都存在着许多紧迫问题急待解决,囿于篇幅及本报告讨论问题的主旨,就不再赘述了。


本报告承蒙宁夏图书馆馆长丁力同志、研究馆员高树榆同志惠予指导,谨致谢意。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91.(2)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