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清正廉明


王明高黄友泰陈平其欧召大张武蔡

    

    
   

  郑培民为党工作几十年,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明,克己奉公。这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令人心灵震撼。郑培民用他自己朴实而灿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高风亮节、忘我奉献的正气歌,让人追思,让人称颂。 


  “权力是把‘双刃剑’,要警惕权力本身对掌权者的腐蚀” 


  郑培民日记中的这段话,反映了他对权力的本质和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郑培民从政几十年,职务不断升高,掌握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取向,特别是当上高级干部以后,更是谦虚谨慎。他认为,“老百姓比天还大”,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要“正确对待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要“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多做造福人民的事”。这就是郑培民的权力观———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权力观,他把“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作为座右铭,始终“牢记宗旨,心系基层,服务群众,无私奉献”,“把群众需要视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情绪视为第一信号,把发展经济改变面貌视为第一要事”;他正确对待岗位变动,当组织上把他从条件较好的湘潭市平调到环境艰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作的时候,他没有迟疑;当组织上需要他从省委转往省人大工作的时候,他又愉快地服从。一个领导干部有了这样的权力观,还有什么利益不能正确对待,还有什么风浪不能抗拒! 


  权力领域是社会活动中重要而复杂的领域,同时又是最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领域。郑培民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严格防止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党内生活”。特别是在主管干部工作时,他始终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原则,“公道正派,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本身过得硬,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他的妻子是新华书店的一名普通工人,他不仅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她转干,而且多次委婉谢绝他人为其调动工作的好意。郑培民就是这样,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看得如此神圣,始终用纯洁的心灵去对待它,用高尚的行为去维护它。 


  郑培民正确对待权力的高尚情操和先进事迹,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鲜明生动的体现,是共产党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领导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应该怎样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有的人认为,手中的权力是个人奋斗得来的,因而在领导岗位上不是想着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而是只图对自己、对家庭的回报;还有的认为,“权力是领导给的”,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甚至只对少数人、个别人负责,“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更有甚者,有些干部“一旦权在手,便把私利谋”,蜕变成为可耻的腐败分子。我们向郑培民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用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抵制腐朽思想的诱惑和腐蚀,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人民权力的圣洁性;就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磨炼意志,砥砺品行,提高政治素质,净化思想灵魂。 


  “要警钟长鸣,警惕诱惑;要防微杜渐,慎独慎微;要从严剖析,把握自己” 


  这是郑培民在日记中定下的自律准则,他是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 


  古人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领导者的自身形象和表现如何,将对下级和周围的人们产生直接影响。一名成功的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严以律己,率先垂范。郑培民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成长起来并走上领导岗位的高级干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他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始终坚持严格自律、警钟长鸣,始终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他经常警示自己,“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对待送礼,他有三种处理办法:一是对那些走后门、拉工程、跑官要官的送礼者,他一点情面都不讲,一概拒之门外;二是对亲戚和十分熟知的老部下、老同事、老同学的礼物,他或者婉言谢绝,或者礼尚往来,相应回赠;三是对那些推不脱、无法退的礼物、礼金,他一律上缴组织处理。曾经有人对此表示不太理解,认为这样做有些古板,甚至不近人情。而郑培民却认为,“宁愿自己吃亏,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自觉做到的。” 


  郑培民之所以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自觉做到清正廉明、克己奉公,是与他严格剖析自己,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分不开的。他去世后,组织派人整理他的遗物,见到了他留下的几十个笔记本,分为工作笔记、日记和备忘录三类。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清清楚楚;思想上的矛盾斗争,工作中的收获体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有记录。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郑培民是这样做的;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郑培民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向郑培民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努力做到慎独慎微,善始善终;就是要像他那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把法律、纪律以及他律逐步转化为严格的自律,时刻不忘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真正“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 


  “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绝不做不利于党风建设的事” 


  这是郑培民在得知自己的儿子高考上了录取线、有希望进入大学之后记下的一段内心独白,真实地反映了他正确处理公事与家事、权力与亲情的关系,从严要求子女和家属、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风范。“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郑培民和天下父母一样,也疼爱自己的儿女。但他的爱是一种纯洁的爱、高尚的爱、有原则的爱。从儿女懂事时起,郑培民就反复教导他们:“你们自己要争气,不可能从我这里得到任何关照。”“人的一生要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当抓紧时间,珍惜机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言之谆谆,情真意切。中央抽调郑培民到北京参加十六大“两委”人选考察工作,即将博士毕业的儿子希望父亲向合适的单位推荐一下,可是人们清理郑培民遗物时发现了仍压在箱子底下的推荐信。郑培民没有拿出这封帮助儿子找工作的推荐信,却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 


  领导干部的家事不同于平常百姓的家事。能不能正确处理公事与家事、权力与亲情的关系,能不能从严要求子女和家属、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是对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面对这种考验,郑培民有他自己的判断标准和是非观念。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百姓历来喜欢‘清官’。一个政治家和其亲属在经济上是否清白,是他能否取得公众拥护的主要因素,要同人民同甘共苦。”所以,他以党性原则构筑的廉洁持家防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攻破的。女儿结婚,郑培民连亲友都没有打招呼,以不收礼、不请客、不休假、不用公车、不办婚礼的“五不”方式悄悄地把女儿的终身大事办了。郑培民没有给女儿办嫁妆,却给她送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他希望她做到“五有”,就是有志气、有事业、有家庭、有好身体、有爱国心。 


  在郑培民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一家人养成了清正廉洁、一尘不染的家风。郑培民一家对送礼者设了好几道防线:他自己守“前门”,妻子把“后门”,儿女看“侧门”,真正做到了严防死守,不留空隙。透过这样的家风,我们看到的是郑培民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看到了他在涉及亲情和个人利益问题上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要慎重交友,防止陷阱;要凛然正气,望而生畏;要坚守原则,不能感情用事” 


  这是郑培民在长期的领导生涯中对待交友问题的基本原则。郑培民对交友十分慎重。他主动广交百姓朋友,且十分珍惜与百姓朋友的真挚感情,但从不滥交主动送上门来的利益朋友;在交友的过程中,他与朋友之间保持正常往来,但始终严格坚持党性原则,从不拿原则作交易。郑培民之所以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是与他这种正确的交友方式分不开的。 


  郑培民喜欢交朋友,尤其喜欢跟平民百姓、知识分子交朋友。他在日记中写道:“当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就应当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最困难的群众中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他看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真心诚意地与人民群众广交朋友。在他结交的朋友当中,有双目失明的司法干部,有路边饭店的小老板,有生活贫困的残疾农民,还有80多岁的“五保户”……郑培民对知识分子尤其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十分熟悉几十位在湘工作的“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的情况,总是主动与他们交朋友。从担任省级领导开始,他每年过春节的头件大事就是亲自上门给专家学者拜年,而且从不间断。 


  郑培民尽管喜欢广交百姓朋友,但对于主动送上门来的朋友则是慎之又慎。他十分清楚,社会上有些人主动结交领导干部,往往带有目的性,也许他们看中的只是领导干部手中所握有的权力。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这些人利用。因此,在择友的时候,他总是谨慎从事,有所选择,从不滥交朋友。他曾在日记中告诫自己:“对和自己‘套近乎’的人,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带笼子’。”“对打招呼批条子要更加警惕。”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原则,从不拿原则做交易。郑培民的慎重择友、交友,成就了他清正廉洁的一生,也为广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当前,有的领导干部并不是像郑培民这样慎重交友,而是为了满足一己之利,热衷于和所谓的“大款”交朋友。交友不慎已成为诱发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级领导干部要想有效地抵制腐败、预防腐败,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就应该认真向郑培民学习,像他那样广交友、慎交友。

〔出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