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蜂产业应“两条腿走路”


    

    
   
       很多人把蜜蜂喻为“甜蜜生活的缔造者”,绝大多数人认为养蜂的目的是获取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极少数人知道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授粉。其实,蜜蜂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统计,人类经常利用的1330种植物中,有1000种需要蜜蜂授粉。通过蜜蜂授粉,可以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有数据显示,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而产生的价值是蜂产品本身价值的143倍。所以说,蜜蜂是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杰也曾表示:“在蜂产业发达国家,为农作物授粉是养蜂的主要作用,而蜂产品是副产品。”
       一、认清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养蜂者把蜂群用于出租授粉所获得的收入大概占养蜂总收入的50%。
其实在2010年农业部就颁发了《我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针对养蜂业的发展、由农业部单独为养蜂业制定的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普及作物授粉增产技术。
与此同时,实践证明,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水稻增产5%,棉花增产12%,油菜增产18%,部分果蔬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将大幅减少化学坐果激素的使用。
蜜蜂授粉是一项很好的农业增产提质方式,每年我国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产值超过500亿元。因此,蜜蜂对农作物授粉增产的潜力很大。
       二、要实现蜂产品由“量”向“质”的转变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但是蜂产品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国外。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蜂蜜数量逐年递增,进口蜂蜜的零售价格能比国产蜂蜜高3倍~10倍。
为何中国的蜂产品“卖不上价”,为何消费者更加青睐进口蜂蜜?吴杰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蜂产品以产量为重,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蜂产品须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
       据了解,中国现有蜂产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从事蜂产品加工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少,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凤毛麟角。随着人工、物流等成本的节节攀升,厂家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各地蜂蜜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国内市场秩序极为混乱。
       国内市场鱼目混杂,直接影响了我国蜂产品的出口。我国出口蜂产品,多以原料出口,有“品”无“牌”,有“量”无“价”,而且出口目的国也相对集中,价格受到相互制约。
       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也表示:“我国是养蜂大国,但距离养蜂强国相差甚远;我国是蜂产品出口大国,但不是出口蜂产品创效强国;我国是消费蜂产品总量大国,但不是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未来,我们急需推动蜂产品的经营方式从根本上转变,在发展上,不再单一追求数量扩张,而在坚持提升质量与推动发展并重,靠提升质量增效;在营销上,不再追求低价倾销,重在创建优质品牌,靠开发中高端市场增效,在产品创新上,不再追求蜂产品低价低质竞争,重在科技创新和研发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增效。”


〔出处〕 摘自《河南科技报》2015.4.25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