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述评


刘灿姣1 阳利新2 (1.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研究述评

〔摘 要〕 基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文献,对非遗数据库整体建设的研究、非遗项目分类体系的研究、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四个议题作了综述。目前学者在非遗数据库建设内容的研究上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模块,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评价机制尚没有建立;非遗的单线性分类研究较多,多层次分类研究较少,元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地区及非遗具体单个领域方面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较多,其它非遗数字化保护机构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耀希. 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8
2. 董永梅.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2(9):42-45
3. 徐拥军, 王薇. 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文化遗产档案数
据库资源建设的经验借鉴[J]. 档案学通讯, 2013(5):58-62
4. 龚剑.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J].
贵图学刊, 2012(4):1-3
5. 邓爱东. 我国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调研[J]. 图书馆学研究, 2010(10):36-39
6. 裴张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 实验室研
究与探索, 2009(4):59-61
7. 柳霞.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J]. 东岳论丛,
2008(6):196-198
8. 向云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 银川: 宁夏人民
教育出版社, 2004 :序
9. 苑利, 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9 :14-17
10. 苑利, 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学研究[J]. 河南社
会科学, 2013(6):58-62
11.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
版社, 2008 :253
12. 张敏.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 浙江大学人文学
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0
13. 黄永林, 王伟杰. 数字化传承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分类体系的重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 2013(8):165-171
14. 周耀林, 王咏梅, 戴旸.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方
法的重构[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2):30-36
15. 宋丽华, 董涛, 李万社.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问题
解析与体系重构[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4(3):86-92
16.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2008(3):81-88
17. 赖守亮. 数字化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的
多维度思辨[J]. 设计艺术研究, 2014(1):35-39
18. 师国伟, 王涌天, 刘越等. 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
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7):2090-
2097
19. 刘先福, 张刚. 民间文化的数字化类型与空间演
示——基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空间信息系统》的思考[J]. 民
俗研究, 2014(5):26-33
20. 张琳, 张薇. 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构
建[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4):158-159
21. 黄永林, 谈国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
开发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2):
49-55
22. 肖珑.国家图书馆元数据应用总则规范汇编[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11 :17
23. 李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元数据模型研究[J].
图书馆界, 2011(5):38-41
24. 叶鹏, 周耀林.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元数据的创
立思路与语意标准[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2):112-117
25. 陈艳, 周馨. 基于CIDOC CRM 的文化遗产资源的元
数据集成—以DC 元数据的映射为例[J]. 现代情报, 2010(5):
60-63
26. 刘晓春. 谁的原生态?何为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
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J]. 学术研究, 2008(2):153-158
27. 卓么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 实验室
研究与探索, 2013(8):225-227
28. 代俊波.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
化保护应用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3(14):31-34
29. 常凌翀. 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保护与传承探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1):39-42
30. 卢川. 论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 长江
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4(11):25-27
31. 杨海波. 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山
东社会科学, 2009(1):154-156
32. 林燕. 新媒体语境下的东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
究[J]. 科技传播, 2014(7)(上):46-47
33. 黄怡鹏. 数字化时代广西壮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9):25-28
34. 吴群, 况宇翔. 数字化时代下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与开发[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2):81-84
35. 黄亚南, 孙守迁, 孙晋海等. 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
护研究与应用[J]. 体育科学, 2007(3):12-16
36. 蔡莉, 刘良辉.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体
育文化导刊, 2014(5):32-35
37. 刘聪明, 姜爱蓉, 郑小惠. 信息技术在古籍数字化实
践中的应用[J]. 兰台世界, 2011(5):17-18
38. 吴启山, 王瑾. 纸书彝文献数字化实践[J]. 贵州民族
研究, 2008(4):65-69
39. 谭必勇, 徐拥军, 张莹等. 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的模式及实现策略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1(2):
69-74
40. 汪向明. 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分析[J]. 图
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3):19-21
41. 陶琳. 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以杭州图书馆对“西湖传说”的保护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6):103-107
42. 张红灵.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123-125
43. 葛米娜.“活态”博物馆建设与民族地区非遗保护耦
合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4(9):121-124
44. 吕鸿. 基于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研究
[J]. 图书与情报, 2010(3):127-129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