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1915-1989)》出版 再现胡耀邦一生传奇曲折


秦芳

    

    
   
          近日,三卷本《胡耀邦(1915-1989)》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胡耀邦(1915-1989)》一书由张黎群等五位长期在胡耀邦同志身边工作的老同志历时十余年精心采访撰写而成。作者怀着对耀邦同志的满腔热爱与敬重之情,以丰富翔实的历史史料,大量真实客观的独家资料,朴素细腻的笔触,生动再现和总结了胡耀邦同志从1915年战乱中出生到1989年因生病去世,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该书共分三卷,近百万字。第一卷曾于2005年出版,十年后的今天,三卷本正式完整上市。
  
  据出版方介绍,此套图书从普通人的视角,平静、真实还原了胡耀邦传奇曲折的一生,同时也通过记述胡耀邦从投身革命,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团中央工作和主政地方工作,到组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主持中央工作,推进改革开放等,记录了一个大时代的变迁。
  
  革命的“有缘人”和长征中的“红小鬼”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他12岁那年,秋收起义爆发,后来工农革命军部队于文家市会师。千余名官兵在里仁学堂整队集合时,胡耀邦爬到里仁学堂的墙头上看热闹。一个个子高高的、瘦瘦的、长发蓬松的人正在一边挥舞着有力的手势一边讲话。他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这次秋收起义,虽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这是胡耀邦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的话,他不能完全懂得,但那个小石头打破大水缸的比喻却让他印象至深。当时他不会想到,自己会追随这个高个子的毛委员,开启红色的革命人生。他192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当年他在江西、湖南和福建革命根据地从事青少年工作,为党的革命事业播撒火种,凝聚力量。
  
  1934年,他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攻打娄山关的战斗中,他不幸负伤,身上一直留有敌人的弹片。毛泽东主席曾称赞他是“热爱学习、朝气蓬勃的红小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胡耀邦同志先后担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不到二十四岁的胡耀邦,经毛主席推荐,担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和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保卫张家口、解放石家庄、太原和宝鸡等重要战役,为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胡耀邦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胡耀邦,是《胡耀邦》着墨最多、最用力的地方。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后,胡耀邦同志先后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胡耀邦积极参与制定并贯彻执行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和“不朽功勋”。
  
  《胡耀邦》中写到胡耀邦顶住“凡是”派的压力和阻力,倡导以实践标准来检验“文革”,与“两个凡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积案如山、步履维艰”的工作局面下,用“两个不管”冲破“两个凡是”,很快打开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局面;组织和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主持和参与主持制定了包括《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关于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的重要文件;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到了实处;努力办好“服务站”,排除“左”的障碍,支持创作自由,繁荣了新时期的文艺创作……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比较有开拓勇气和改革意志的领导人,在各个方面,胡耀邦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忠诚党的事业,深爱着全国各族人民。在胡耀邦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作风民主、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以身作则、敢讲真话、平易近人,这些高贵品格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病中胡耀邦:做“官老爷”会失眠,带病到基层调研
  
  《胡耀邦》中还写到胡耀邦去世前的最后两年,尽管体弱多病,但他心里仍然想着国家大事,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热爱他的人民。他不辞辛苦、到基层调查研究,鼓励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形势和光明前途,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苦干实干,继续前进。
  
  书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胡耀邦曾对友人说:“目前,(自己)政治局委员的责任在肩。中央领导可以说:你不必管具体工作。但我能戴着头衔不做事吗?白拿工钱不出力,这叫做‘官老爷’,不失眠才怪。拿开会来说,接到通知,请一次假,似乎还可以;请两次假,便要脸红了;请三次假便说不通了。屁股坐上会议桌就要发言,一次不发过得去,二次不发坐不住了,三次不发么,岂不成了‘实在无用’吗?要发言,说什么,怎么说,我给自己定一套规矩:不能空对空,不能无的放矢,因此必须到实际中去调查研究。”
  
  在全书的结尾处,记载了胡耀邦同志的亲密战友和夫人李昭同志率子孙举行了的一次家祭,她在默哀后十分动情地说:“耀邦,你和我们永别了,尽管我觉得你还和往日一样,同我在一起一个东边一个西边地看书,你却走完了自己的革命历程,到了你应该去的地方。前几天,孩子们在我面前不敢哭,我对他们说,你们找个地方放声哭吧,哭了,可以抒发胸中的郁闷,哭了,心里就可以平静些了。”
  
  “耀邦,你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你是一个无愧的共产党员。你活着想着人民,你死了人民想念你,人民同你一起喜怒哀乐……假如你有灵魂的话,我想你也会含笑九泉。”

〔出处〕 红网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