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养殖与调教


    

    
   
    鸬鹚简称鹚,俗称水老鸦、黑鱼郎、鱼老鸭、鱼鹰、墨鸦、鱼鸭、鱼鸟、鸦子、乌鬼、摸鱼公等。
    中国鸬鹚捕鱼能力强,驯养容易,利用年限长,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副业,饲养它即可供观赏,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最早记述鸬鹚入药治病。其肉、骨、羽毛和口涎皆入药。现今市售的中成药“鸬鹚涎丸”(《浙江省药品标准》1983年版)即源出于此。又据《青藏高原药物图鉴》第三册载鸬鹚:肉:晒干,捣碎,或羽毛烤焦,研细,治尿闭;骨:烧成炭,研细,治水肿;胃晒干,研细,助消化。福建民间还用鸬鹚肉来治疗疟疾。
    江苏省太湖、洪泽湖、高邮湖等地饲养鸬鹚作为捕鱼工具,并人工繁殖鸬鹚输往江西、湖北、广东等地出售。鸬鹚可在舍内饲养和笼养。舍饲,宜为水泥地面,便于冲刷。舍内设木质栖架或栖台,并设水池,供鸬鹚自由洗浴和游泳。房舍、水池的大小和深浅,视饲养数量和条件而定。冬季鸬鹚需在舍内过冬。舍前设铁丝网围成的运动场。
    鸬鹚必食鱼、虾、瘦肉丝为主,并添加一些切碎的水果。在捕鱼季节日需食物500g左右,于晚间饲喂。鱼不多时可喂猪瘦肉,措配豆腐250g,冬季封冻后,每次喂肉类100~200g配以豆腐500g,食量约为体重的1/4。还可经常喂些青菜叶、无机盐和维生素类配合饲料。
    鸬鹚都由专业户分工饲养孵育。通常在春季进行繁殖。将公、母按1∶1的比例圈养在舍内进行饲喂,让其自然交配产蛋。一般将配偶选定后就不乱配。如需进行配偶调整时,必需在人看护的情况下,让其选配。需10天左右才能成功。鸬鹚上喙部裸区皮肤发红,即为开产征候。每隔1~2天产蛋1枚,一般产20~30枚,蛋重约55g,蛋壳青绿色,表面附有白垩质层积,蛋形指数约1.8,呈长椭圆形。产蛋多在晚23时左右。
由于孵化量小,大多采用母鸡抱孵,用小型电孵箱、火炕、温水缸也可以,关键是种蛋数量不够。种蛋由母鸡代孵,每只鸡可孵5~6枚,孵化期为25~28天。孵化率为50%~60%。
    鸬鹚属于晚成鸟,出壳后全身裸露无毛,头和皮肤都呈粉红色,嘴角白色,嘴的基部黄色;眼泡灰黑色,未开裂,腹部大如梨形,翼小呈灰色;跗蹠部皮肤厚,眼睛紧闭,通常出壳7天才开始睁眼。初生重30g左右。12~14日龄见绒毛,20日龄羽毛长齐,45~60日龄成羽完全形成,因此,在20日龄前必须人工给温,控温在37~38℃。随着日龄的增大逐渐减温。1岁时胸部以白毛为主,2岁时胸部以黑白毛(略带黄色)为主,3~10岁时以黑毛为主,10岁以上在喙基部、颜面部出现皱纹。鸬鹚多在初生第2年7~8月份开始换羽。脱换顺序按头、颈、腹背、大翅、尾部逐步分批脱换,一般换羽期约需3个半月。此时膘足毛齐,常有飞逸者,故将一侧的主翼羽剪短3~5根。
    幼雏出壳24小时,待其排出胎粪、脐部收缩成菊花状时方可开食。喂剁碎呈糊状的泥鳅或黄鳝,每天喂3次,每次喂量随日龄而递增。人工填食方法:将嘴掰开,用一削成楔形的竹管挑食填入口腔内。刚开食1次只要给小泥鳅1条即可。如果没有黄鳝,在10日龄改喂其他鱼类。有时缺鱼时,也可用豆腐、猪瘦肉等代替。90日龄后可与成年鸬鹚混养放水,但仍须加喂鱼类。4~6月龄大毛长齐后可潜水捕鱼。鸬鹚生长发育较快,22日龄重400g,27日龄重850g,29日龄重1kg,34日龄重1.9kg,45日龄重2.55kg,51日龄重3kg,60日龄至3.5kg。
    鸬鹚寿命为13~15年,个别有达20年以上者。经济利用年限约10年,新生鸬鹚当年冬腊月可以捕鱼维生,第2年捕鱼量大增,但以3~6岁的鸬鹚捕鱼能力最强,公鸬鹚的捕鱼能力较母鸬鹚强。


〔出处〕 摘自《种植与养殖》2015.16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